南皮县的两尊唐代雕刻石金刚,身披铠甲,形如武将,怒目而视,在金刚亭内东西相向而立。
北距沧州47公里的南皮县城东北有两尊唐代雕刻的石金刚。这两尊雕像立在金刚亭内,东西相向而立,身披铠甲,形如武将,怒目而视。东像双手合十胸前,两臂托锏,西像两手扶锏杵地。石像连同石座总高2.96米,雕工精致,铠甲浮雕云龙,造型威武雄壮,神色飞舞,为古代石雕艺术珍品,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金刚所在的地方,原为兴化寺,兴化寺为明朝所建。据传,在建兴化寺的时候,从寺前水坑中挖得两尊石金刚,置于兴化寺山门之内,后因兵燹,寺宇倒塌,仅存下石金刚。据县志载:“识者以艺术考之,为唐代所造。”1964年南皮县重修金刚亭,亭三面环水,池岸柳树成荫,环境清幽,石金刚置于亭中,以供观赏。
南皮文保所院内,有一金刚亭。亭内二金刚,青石雕刻,线条细腻,状貌威武,是有名的石雕精品。 过去南皮城内有一座名冠全县的著名禅林——兴化寺,它坐落在城内东北角,位于现在土产公司家属院一带。此寺始建年代不详,一说为北魏,一说为唐代,尚待进一步考证。重修是在明朝弘治七年(1504)。据说城东唐房里有个叫汤澄的人乐善好佛,曾游于兴化寺,见败垣残壁一片荒凉,遂亲自捐资,并向大户募化,志在重修,数载始成。兴化寺规模宏伟壮丽,成为南皮著名寺院。 兴化寺以石金刚殿为山门。两个金刚相向分立于殿之左右,下有石座相连,连座高一丈二尺,围可合抱,雕刻玲珑。金刚神色肃穆,身披铠甲,状似武将。左者胸前横锏,双手合十,右者双手扶锏拄地。每像一只鼻孔。相传为唐代所雕刻,建寺之初,从寺前水坑挖得,置于山门之内。 寺内主建筑为大慈阁,中曾罗列十八罗汉,正中为千手千眼铜佛,上悬“慈云永护”匾额,为清代状元张之万题撰。左悬“福佑台山”匾,右悬“登临近日”匾,均未署名,据说是明人手笔。阁内楹联有二:一为清代道光时期南皮一县令所题“我只有一片婆心,抱个孩儿与你;汝须行万般好事,积些功德与他”。二为南皮孝廉张之京题撰:“金刚怒目,菩萨低眉,一鼻孔呼吸相通,证果在三生石上;阁建大悲,寺名兴化,千眼中光明普照,法身现百尺楼头。” 最上层神龛中,有菩萨一尊。上悬光绪十四年九月御制“道达人天”匾。阁前关帝庙,庙中有关羽铜像,绿锈斑驳,气象凛然。 清末以来,连年战乱,以至寺毁阁塌,解放后仅存石金刚两尊,河北省将其列为省重点文物,1964年于兴化寺旧址前建亭保护。 兴化寺的巍峨壮丽和旺盛香火,只能从所存的石金刚中去想像了,而南皮石金刚到底什么时候雕刻?为什么出自水坑?也留下了千古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