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诉讼证据

【概念】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问题是
诉讼的核心问题,全部诉讼活动实际上都是围绕
证据的搜集和运用进行.
什么是证据? 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判案的根据。证据有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六)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应当如何取得证据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
在司法审判中,据以认定案件情况的事实。又称证据事实。证据事实的表现形式,如证人证言、物证等,也称证据,又称证据来源、证明手段。诉讼证据与科学研究或日常生活中的证据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纳入国家诉讼活动的范围,并受国家的诉讼法规范所调整和制约。
在诉讼中,证据是认定案情的根据。只有正确认定案情,才能正确适用法律,从而正确处理案件。因此,证据问题历来是诉讼中的关键问题。对证据制度的研究已经形成一门学科,称为证据学或证据法学。
证据的种类证据的分类
《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证据可分为七类,即书
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
论、勘验笔录和现场笔录。延伸到涉税工作中,税案证据
按种类可分为:税务稽查底稿、询问笔录,以及调查过程中
取得的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鉴定结论、戡验
和现场笔录;按照税案证据的属性可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
据、原始证据和派生证据、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等。
这是指法律上规定证据来源表现形式的分类。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有下列7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中国《民事诉讼法》把证据分为: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基本相同。
英美法系国家把证据分为证人证言、书面文件和实物证据。大陆法系国家则认为当事人不得作为证人,鉴定人也不同于证人,所以把证据分为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人意见、书面文件和实物证据。
证据的收集在中国的刑事诉讼中,指司法机关发现和取得证据的活动。它是司法机关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第一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有责任收集证据,查明案情;在中国的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举证责任。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并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人民法院也应当根据职权,主动收集证据,以查明案情,解决争议。
司法机关在诉讼中有权向有关的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对于涉及国家机密或者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在刑事诉讼中,凡是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毁灭证据的,必须受法律追究。收集证据应当依靠群众,遵守合法和客观全面的原则。《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必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情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
收集证据的方法,在刑事诉讼中主要是现场勘验,尸体检验,活体检验,询问证人,讯问被告人,检查,扣押和鉴定等;在民事诉讼中主要是询问当事人和证人,调取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进行勘验和鉴定等。
在西方,英美法系国家无论是在民事诉讼或刑事诉讼中,都认为收集证据、提出证据是当事人的责任。在刑事诉讼中,警察官员和检察官是作为控诉一方的当事人而负有收集证据责任的(见米兰达规则)。大陆法系国家在民事诉讼中强调当事人应当收集 、提供证据;但法院也可依职权收集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则强调警察官员、检察官、法官依职权主动搜集证据,而不以当事人的申请和提供证据为条件。
证据保全这是指对证据采取措施加以收取和固定。证据由于时过境迁或其他原因,有可能失灭、失真或难以取得,如证人将要出国或因病可能死亡,现场脚印会模糊甚至消失,物证可能会腐烂、变质或变形等。因此,为了有效地利用证据认定案情,司法机关和有关机关必须采取措施对证据加以保全。
在中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保全,包括对被告人的讯问和对证人、被害人的询问采用笔录;对勘验现场,检查人身,检查、扣押物证、书证,采用笔录、照相、绘图、复制模型、录像、查封和收存等。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可由诉讼参加人提出申请,也可由人民法院根据需要主动采取。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起诉前申请证据保全,应由公证机关进行。当事人在起诉后,应当申请公证机关将所保全的证据,提交受诉人民法院。当事人在起诉后申请证据保全,由人民法院经过审查后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按照保全程序而确定的证据,以后法院在审判案件时是否采用,要以被保全的证据对案件是否有意义来决定。
资本主义国家的刑事诉讼法中都规定有证据保全的程序。民事诉讼法中,对于证据保全程序的规定更为具体。
证据的判断这是指司法机关审查和确定证据的真伪,并对案情事实作出结论。中国的诉讼法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审查证据要审查证据的“三性”,即客观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1]审查证据是否确实,一方面要进行个别审查,即从证据的本身进行审查,如证人与案件是否有利害关系,鉴定结论所根据的资料是否可靠等;另一方面要对全部证据进行综合审查,分析它们彼此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个别审查和综合审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常是同时进行的。
在中国的刑事诉讼中,判断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必须遵循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证据充分确实,即不仅每个证据是确实的,而且在数量上要足以证实被告人有罪,而能排除任何其他的可能性。在侦查、审理中,如果最后仍收集不到充分的证据证实被告人有罪,就应以无罪论处。
在中国的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各种证据,必须综合案件的全部材料加以分析、判断,辨别它的真伪,审查确定它的证明效力。《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陈述,应当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当事人拒绝陈述的,不影响人民法院根据证据确定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还规定:“人民法院对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应当确认其效力。但是,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资本主义国家诉讼中的证据判断,一般都采取自由心证原则,即由法官根据审理案件过程中所建立的内心确信来进行判断。就证据的证明要求来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刑事案件中没有区别,都要求达到不容有任何合理怀疑的程度。在民事案件中,大陆法系国家对民事证据的证明要求与刑事证据基本相同;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只要一方所提出证据的证明力超过对方,即可认定前者所主张的事实。
相关法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民诉意见》
需要指出的是,在我们国家,目前尚没有独立的证据法,有关证据的法律规范分别规定在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法典中。在一些司法机关的组织法和一些实体法,例如《民法通则》中,也有个别规定。也就是说,虽然在我国的一些高等院校里(例如中国政法大学),证据法学作为重点课程已经讲了20多年,但是我国的证据法现在仍属于程序法的范畴。一些学者在为形成独立的证据法而努力。
二、电影《证据》《证据》:失去父亲后的生活还在继续
Proof
片名:Proof
译名:证据更多译名:求证/证明我爱你
导演:彼得·西格尔Peter Segal
主演:格温妮丝·帕特洛Gwyneth Paltrow
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 Paltrow
霍普-戴维斯Hope Davis
杰克·格林哈尔Jake Gyllenhaal
类型:剧情
片长:100分钟
级别:PG-13级(色情和毒品的内容)
发行: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上映日期:2005年9月16日(美国)
IMDB评分:6.4/10 (73 votes)
推荐指数:★★★☆
剧情简介
影片根据戴维·奥本曾获普利策奖的百老汇剧目改编,故事讲述了一位女人在失去父亲后的生活。霍普金斯饰演的父亲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数学家,然而他的天才却最终毁于突如其来的精神分裂症,自己也丧命于此。他的死给他长期处于精神压抑并伴有恐惧症的女儿(格温妮丝)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她无法回避父亲去世的事实,以及自己一直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幸好这时父亲生前的一名学生(吉伦哈尔)及时出现,他开始帮助她正视父亲的死,并调整自己的生活状态。
渐渐地,吉伦哈尔发现格温妮丝继承了她父亲卓越的智慧,但同时也隐藏着与她父亲同样可怕的危险,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或许有一天她也会像他父亲那样死去。为此,温格妮丝多年未见的姐姐(戴维斯)也赶来帮助她处理父亲遗留下来的事情,并希望自己的关怀能避免另一位亲人这样莫名的离去。
幕后花絮
同名舞台剧《证明我爱你》是戴维·奥本的第二出戏剧作品,2000年首次被搬上舞台,便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获得极佳的赞誉,随即于半年后移师百老汇演出。本片的一号女主角格温妮丝·帕特洛也是唯一一位出演过原版舞台剧的演员,对于这位大名鼎鼎的女演员,人们除了看到她纯熟的演技外,更多关注的还有她在舞台下的种种另类表现。当年戏剧在百老汇演出时,就经常有人看到她在台下的怪诞行为,经常有突然进入她化妆室的人,撞见她双腿挟着头部倒立行走,或者双手撑地,两腿划圈就好像直升飞机一样,更有人曾经看见她全身扎满了针。格温妮丝对针灸、瑜珈以及膳食营养等养生之道都颇为热衷,在她的食谱中你绝对看不到小麦粉、肉和乳制品的存在。她的种种怪癖在去年拍摄本片时更是暴露无遗,拍摄现场,每天中午1点半,她的司机都会准时为她送来家中私人厨师做的午餐,而只是这一项花销就要她每周付出2580美元的代价。除了自己的饮食有严格要求外,就连他的老公克里斯·马丁也必需顺从她的安排,如果不带上她指定的午餐,那就连门都别想出了。格温妮丝的老公已经被她管教得烟不抽,酒不喝,就连派对应酬也很少出席……
演员阵容
本片汇集了多位重量级明星,演员阵容可谓强大,毕竟这年头“玩感情、玩剧情”的人还是占多数的。影片中女主角的扮演者是奥斯卡影后格温妮丝·帕特洛。这位曾主演过《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七宗罪》、《完美谋杀案》等多部经典影片的好莱坞女星,不仅外表恬美迷人演技更是成熟自然,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都能准确把握,将人物刻画得丝丝入扣。加上此次已经是她与约翰导演的二次合作,两人之间更是有了默契可言,所以即使面对如此复杂的人物性格,格温妮丝仍能从容应对,将人物内心完美地呈现出来。
影片中另外一位重量级人物便是老戏骨安东尼·霍普金斯,同样的奥斯卡小金人获得者。今年已六十八岁的他仍然不减当年的风采,看他的表演总能让人感到是种享受,而且老当益壮的他不仅今年要有三部参演影片,就连06、07年的工作计划也都已经排定出来,不能不令人敬佩。除了两位实力派明星,影片中还有一个亮眼之处,那就是出演学生一角的好莱坞小帅哥杰克·吉伦哈尔,从小杰克便表露出他对表演的渴望,11岁开始拍摄电影,虽然他的表演称不上有什么演技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