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高青县赵店镇位于高青县东北部,北沿黄河7公里,东与滨州市搭界,版图面积48.8平方公里,北依黄河,东邻滨州市旧镇镇,南、西分别与唐坊镇、常家镇搭界,辖3个管区,44个自然村,人口1.9万人。占地8000 亩,库容3010万立方米的大芦湖[3]平原水库座落辖区。省道广青路横穿东西,滨博高速在镇域东部纵贯南北,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地下石油资源储量丰富,镇域内有采油井近200眼,纯梁采油三矿设在镇驻地。边区、沿黄区、库区、油区是该镇的基本特点[1]。
辖区赵店镇辖(200~243):赵店村、沙土魏村、索家村、桃花赵村、菜园村、王家村、吴家村、小安定村、樊家村、王桥村、崔家村、于家村、包福李村、李长奇村、后胡村、太平魏村、小杨家村、道堂李村、贾家村、有言张村、果园村、苏家村、小王村、小张村、大卢村、三甲赵村、马家村、夏家楼村、于张村、石庙于村、苟士孙村、张槐家村、高官寨村、温家村、祁家村、寨里孙村、霍刘村、业继王村、付光辉村、张道传村、朱泗皇村、河沟赵村、史家村"、河沟李村。
沿革民国时期,属蒲台县第一区,辖13个自然村。
1945年8月,划为高苑县第三区。
1951年始称赵店乡,隶属高青县旧镇镇。
1956年3月,隶属齐东县旧镇区。
1958年,划归博兴县,改称博兴县旧镇人民公社赵店管理区。
1961年10月,称赵店人民公社,隶属高青县旧镇区。
1971年,为旧镇人民公社赵店管理区。
1984年6月,赵店从旧镇析出,设赵店乡,辖26个行政村,11212人。
1987年2月,田楼乡的西马管区划归赵店乡。
1996年12月25日,撤乡建镇。
2004年,辖赵店、西马、道堂李3个管理区,44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18794人,耕地1907公顷。
农业发展赵店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由于地处黄河岸边,地势低洼,北部土地碱化严重,且多沙质土壤;南部粘土较多,土质肥沃。由于土地盐碱涝洼,粮食亩产量200千克左右。1985年开始实施中低产田改造,进行“上粮下渔”、“上经下渔”开发,水稻、水产、桑蚕、蔬菜、畜牧得到较快发展。2000年,建成“上经下渔”科技示范基地,被确定为淄博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所产黄河大米、黄河鲤鱼、罗非鱼等产品在淄博市享有盛名。
教育发展1984年,初建赵店乡时,全乡共有初中2处,小学 37处,在校学生1917人,教职工200人。有6个学前班,教师8名,在园幼儿200余名。1986年,全乡开始合班并校。1993年完成初中并校。 1999年底完成小学并校。2002年,赵店镇创建为市级“教育强乡镇”。2004年,全镇建有初中1处,完全小学3处,成人教育中心1处,在校教职工 155人。有幼儿园10处,在园幼儿580人,在职幼儿教师37人。有卫生院1处,卫生所65处,病床70 张,医务工作者80人。
工商业发展1978年,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仅局限在小安定、赵店、大卢家等少数几个村的个别农户,规模较小。实行农村承包责任制后,个体私营经济逐渐发展,到20世纪 90年代初,全镇共有个体私营业户22家,产值10万元。1996年后,全县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该镇个体私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2004年,全镇有个体私营企业10家,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9668万元。主要企业有高青中艺地毯有限公司、高青油区玻璃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等[2]。
赵店镇人口数据[4](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
19417
男
9746
女
9671
家庭户户数
5715
家庭户总人口(总)
19190
家庭户男
9568
家庭户女
9622
0-14岁(总)
3871
0-14岁男
1998
0-14岁女
1873
15-64岁(总)
13763
15-64岁男
6991
15-64岁女
6772
65岁及以上(总)
1783
65岁及以上男
757
65岁及以上女
102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8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