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北极鲸(弓头鲸) 学名: Balaena Mysticetus

分类地位与分布:

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鲸目,露脊鲸科,,仅分布于北极海域,已濒临绝迹。

形态特征:

弓头鲸的名称,源自其巨大而独特的弓状头颅。其躯体非常沉重,就其体长比例看来,应该比其他鲸都重,经常与一角鲸、白鲸结伴,是唯一生活在北极海域的大型鲸豚动物。鲸脂厚达70公分,有助其御寒,能自行穿破厚达30公分的冰层。 19世纪中叶迄今,其数量由约5万头被捕猎到几乎灭绝。有显著的白色下巴,身上没有皮茧,亦无背鳍,又称北极鲸。尾鳍极为宽大,胸鳍亦宽大,呈浆状。其鲸须是所有须鲸中最长的。没有背鳍,下巴有不规则的白色斑块,侧面可见两个明显的隆突,喷气呈V字型,体色较暗,尾鳍极宽大。

生物学特性:

一般不成大群,多数成对伴游。游泳速度很快,每小时可答50千米。喷潮呈两支下降,如伞状。雌性成体大于雄性。繁殖期在冬春季,单配偶。妊娠期11-12个月,一般每产一胎。主要食物为浮游生物磷虾类、小型集群性鱼类。摄食方式为滤食。

经济意义:

鲸油为重要工业原料,肉、尾鳍、背鳍可食用,皮为制革原料,肝脏、胰脏、卵巢、脑下垂体可入药,骨可制骨粉。

行为及自然史

弓头鲸不常跃身击浪,但是一旦开始,可能就会连续进行,曾有75分钟内连续64次的记录。大多数的弓头鲸仔鲸是在3至8月间出生,5月时是高峰,仔鲸刚出生时体色较淡,而后随着年龄增长而变暗。雌鲸可能每2至7年生产一次。在海面、海面下或者沿着海床摄食。可能会张着大嘴缓慢地在海面移动,有时会合作猎物,族群大小1~6 (1~14)。

分布及现存

分布在北极与亚北极的寒冷水域;现存数量约6000~12000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