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价十倍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7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出自:

《战国策·燕策二》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字义:

去:临走

顾:回头看

于:在

比:连续

伯乐:有名的善于相马的人

臣:我

一朝之贾:一天的报酬

贾:同“价”

旦:早晨,这里指一天:下文是立刻的意思

愿:希望

朝:早晨

一旦:一天

还:同“环”环绕

人莫之知等于人莫知之

寓意:

这则寓言说明,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一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现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可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名家的赏识很重要。真正好的东西,又得到名家赏识,它的身价就会加倍增长。

翻译:有个要出卖骏马的人,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理睬。这人就去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好马要卖掉它,接连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希望你帮帮忙去看看我的马,绕着我的马转几个圈儿,离开时再回头去看它一眼,我愿将一天的报酬奉送给您。”

伯乐接受了这个请求,就去绕着马儿转几圈,看了一看,离开时再回过头去看一了眼。这匹马的价钱立刻涨了十倍。

注释:

《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校正编订。共三十三篇,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伯乐:

a good judge of talent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人。现山东省成武县伯乐集人。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