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虫病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显微镜下的车轮虫

病原为车轮虫(Trichodina spp)和小车轮虫(T.spp)。主要危害多种鱼类的鱼苗,鱼种阶段,流行的高峰季节为5-8月,水温20-28℃。寄生在体表和鳃上,鱼苗可出现“白头白嘴”或“跑马”(环游不止)症状。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有的又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常引起鱼苗、鱼种的大批死亡。寄生于鱼体表的车轮虫在鱼体表来回滑动,剥取宿主的皮肤组织细胞和鳃组织作营养,破坏皮肤和鳃组织,影响鱼的呼吸和正常活动。

(1)预防用方:

处方1:硫酸铜,一次量,每1立方米水体,8g,鱼种放养前,浸浴15-30分钟。

处方2:高锰酸钾,一次量,每1立方米水体,10-20g,鱼种放养前,浸浴15-30分钟。

(2)治疗用方

处方1:硫酸铜和硫酸亚铁,一次量,每1立方米水体,0.5g和0.2g,配制成合剂后全池泼洒一次。

处方2:苦参碱溶液,一次量,每1方米水体,0.4g,全池泼洒1-2次。

处方3:严重时,苦参碱溶液和阿维菌素溶液配合使用,量不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