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李佩黻,女,字芸清,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无锡人。出身于

仕宦之家。她性格文静,爱好刺绣,作品以淡雅、生动著称。光绪九年(18

83年),与同邑华文川结为 夫妇。其夫工书善画、多才多艺,人称“艺三

先生”。她从丈夫那里学到了比较系统的绘画知识。平时刺绣,亦多以她

丈夫的山水画作绣本,在画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她常从各个不同的角度

对花木景物静观默察,认为刺绣亦应师法自然、形神兼备。她的绣品达到

了“几莫辨其为绣为绘,其技能之精微盖入于神”的境界。

光绪三十三年,李佩黻在华文川的支持下,在无锡创办第一个民办刺

绣教育机构——锡山绣工传习会,自任总教习(后改称会长)。在华文川、

王云轩、陈旧村等书画家的协助下,用中国传统的绘画理论来指导绣工创

作设计和传授绣艺。在绣稿设计方面,特别注重保持淡雅清丽的江南画风;

在绣法上以缠针、列针、散套针为主,但根据物象的需要,也运用切马鬃、

打籽、高绣和堆绢等手法,提高刺绣的艺术效果。创立“填色稀铺法”,

使大面积的渲染和远景烘托的难题得到巧妙解决。在原有锡绣工艺的基础

上,对刺绣技艺进行改良,创造了画书绣结合、富有变格特色的新绣法。

绣工传习会设绣工、修身两门课程。她将平时实践经验整理成讲稿,采取

授课和讲评的形式,向学员传授刺绣技艺。绣工传习会创办时入会妇女达

102人。以后无锡有几所女校增设刺绣科。补公女校首先附设绣工专修学

堂,继而志成、学艺、振秀等女校均开设刺绣课,青年女子学绣成风。无

锡刺绣从此进入历史上的鼎盛期,形成了“锡绣”淡雅清丽、细匀光薄的

艺术特色,与“湘绣”、“苏绣”齐名。光绪三十四年,该传习会和李佩

黻等刺绣艺人分别获得清政府农工商部一等奖牌、天津实业劝工场银牌奖、

第一次南洋劝业会金牌奖,奖励她们“精制绣品”,并能以“新法改良”

刺绣工艺。宣统元年(1909年),她们的绣品又获得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意

大利都灵举办的万国博览会金牌奖。

宣统二年,李佩黻因患肠疾逝世,时年49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