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洲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8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在我国元朝早之前,海南岛就被称之为“崖洲”。就连曾经流落到海南的黄道婆所改进和推广了

的织造品也被称为“崖洲被”。宋朝大词人苏东坡被流放到海南之后,传说也在海岸边的大岩石

上写下了“天涯海角”。直到现在仍然矗立在瀚海边,毫无褪色。因为怨恨和寂寞吗?要不然怎

么会使字迹“入石三分”呢?

就在欧洲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西去三十里,来到罗卡角,你依然可以看到石碑上卡蒙斯的豪言壮

语:“大地在此结束,沧海由此开始。”

古代中国人认为,海南就是世界的天涯海角。

古代欧洲人认为,罗卡角就是世界的尽头。

但明朝之时,为了扩大本朝的政治影响,发展海外贸易,明成祖派郑和出使了西洋。到达了非洲

海岸和红海沿岸。就在罗卡角,伊莎贝尔女皇憧憬着送走了手捧《马可·波罗行记》的达·迦

马。即使没有到达梦寐的亚洲中国,但至少开创了绕非洲的新航路。

直到16世纪,人类终于认识到“地球是近圆的”。所幸,我们的地球是近圆的。无论你怎么走,

都不会有尽头,不会产生被困在有边界的牢笼里的感觉。也难怪苏轼的苦闷,不仅源于仕途坎

坷,或许还因为世界的尽头吧!

然而,科技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人们却总是希望世界有尽头,用浪漫的方法描述尽头。对自己

的爱人说,我愿意陪你到天涯海角;对自己执着的信仰说,直到世界的尽头;对痛苦和无奈说,

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我们不甘愿生活只是日出日落;离家,回家,再离家,

再回家。但又逃脱不了周而复始的尴尬。为了发展,为了更好,人类认识了地球是圆的;尽管有

时辛苦,迷茫,我们也不得不每天同样的工作,学习,生活。即使是休假,也是为了一切的更

好。尽管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我们也一天一天的接近着自己的尽头,狭义上的尽头。就是意

识的停止,新陈代谢的结束。是幸福,是痛苦;是欢乐,是悲哀;是伟大,是平凡;是拼搏,是

虚度,回有尽头。我们的生命会有尽头。但是,躯体尽管埋葬土里,骨灰尽管撒入大海,标志存

在的结束,我们的物质组成却皈依大自然后循环出现,我们的思想文化被一代一代传颂发扬。又

怎么会怕只是沧海一粟?又怎么会因身处极限而苦闷呢?

物质的循环无止境,文明的传承无止境,人类的追求没有尽头。我们的世界没有尽头!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