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8“地狱猫”坦克歼击车∶
HP∶450,装备76mm火炮一门,备弹40发。
M18地狱猫式坦克歼击车(M18 Hellcat)为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开发的一款坦克歼击车。它是美军在二战时所有履带装甲战斗车辆中行走速度最快的一款战车,故有“地狱猫”(Hellcat)的称号。
开发
1941年12月,美军军械部希望研发一款使用佳士得悬挂系统(Christie Suspension)、R-975引擎及37毫米主炮的快速驱逐战车。后来,在北非的战事中,他们受到了启发,认为37毫米主炮的效果不大。因此,他们改为以57毫米主炮安装在这款开发中的坦克歼击车。经过不断的测试后,当局决定使用75毫米主炮,后来更换上76毫米的款式。此外,本来要求装配的佳士得悬挂系统也被平稳杆所取代。而这个构造就在1943年2月成为最终定案,并落实生产。
构造
与使用M4雪曼底盘的M10狼獾坦克歼击车相比,M18地狱猫坦克歼击车的行走速度较高。可是,它却选用了76毫米的主炮,以及装配了一支勃朗宁M2机枪。而它的容量和M10狼獾差不多,能够让五人乘坐。
为了追求优越的行走速度,M18地狱猫只安装了一层薄弱的装甲,而它的主炮也不能发挥很大的威力。这使得车身及乘员们很容易受到伤害,亦无法打穿德国虎式及豹式坦克的装甲,成为它最大的缺点。而装甲及火力上的失衡,就是它追求高速的代价。后来,美军采用了更高速的炮弹,令M18地狱猫的主炮得到更大的贯穿力,才得以改善。但是,这种炮弹却无法大量补给。此外它薄弱的装甲令乘员们都惧怕与德国的重型坦克作战,士气大减。
虽然如此,但M18地狱猫的高速令它很容易就能绕去敌坦克的侧面,重击敌坦克的引擎,造成较大的伤害。而这种战术,也赢得很大的赞扬。
实战
这款试作型T70曾经在意大利的安齐奥战役(Battle of Anzio)中进行实战试验。后来投入生产的正式型号M18则投入在西欧及意大利的战场中。起初的M18地狱猫是作为一般装甲车使用,但是,随着后来美军重型坦克的开发及生产,M18开始作为步兵的火力支援。然而,M18更出现了一种派生型号“M39装甲多用途车辆”。M39装甲多用途车辆是由M18拆除炮塔而成,主力用作运输兵员及淄重,亦是唯一一种正式投入生产的M18派生型号。
M18直至1944年10月才停产,此时已经接近战争的尾声。战后,它就被美国政府停止采用,但一些多余的就被售至其他国家使用,如南斯拉夫就一直使用这批战车,直至1990年代。
部分资料来源于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