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an astronomy

玛雅人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一支,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开始创立文化,公元三到九世纪是玛雅文化的古典时期。现在所知道的玛雅文化大都属于这个时期。
玛雅人有自己的天文观测台。它是一组建筑群。从一座金字塔上的观测点往东方的庙宇望去,就是春分、秋分日出的方向;往东北方的庙宇望去,就是夏至日出的方向;往东南方庙宇望去,就是冬至日出的方向。像这样的建筑群发现了好几处。玛雅人对行星运动,尤其是金星运动,有周密研究,定金星会合周期为584天,分为4段:晨见236天,伏90天,夕见250天,伏8天;并且知道五个金星会合周年的和等于八年的时间。从玛雅人残留至今的文献中发现 177天、354天、502天、679天、856天、1,033天这一串数字。有人认为,这是指35个朔望月的交食周期。有的研究家认为玛雅人采用黄道十三宫,并且已经查明其中几个宫名为:响尾蛇、海龟、蝎子、蝙蝠等。
玛雅历法有阴阳历和阳历两种。玛雅人曾将太阳历刻在石碑上,成为重要天文文物。玛雅人的历日制度有三种表达方法:
①长纪年历,用累计积日数来表达分九等,即金(kin)、乌纳尔(uinal)、顿(tun)、卡顿(katun)、白克顿(baktun)、匹克顿(pictun)、卡拉勃顿(calabtun)、金切尔顿(kinchiltun)、阿劳顿(alautun)。1金表示1天,1乌纳尔为20天,1顿为360天,1卡顿为7,200天,1白克顿为144,000天。再以上顺序都是前者的 20倍。一般记日用到五等,例如 9、9、16、0、0即表示:9×144000+9×7200+16×360+20×0+0=1366560 天。 这种方法可以叫作积日法。
②卓尔金历,即典祀用历日,一年为260天,不分月,顺序用 20个专名。这些专名是:伊克(Ik),阿克巴尔(akbal),干(Kan),契克长(Chicshan),克依米(Cimi),马尼克(Manik),拉马脱(Lamat),模卢克(Muluc),喔克(Oc),丘恩(Chuen),哀勃(Eb),本(Ben),伊克司(Ix),门(Men),克依勃(Cib),卡棚(Caban),哀迟那勃(Ezz'nab),考阿克(Cauac),阿哈乌(ahau),伊米克司(Imix)。然后以1~13顺序和这 20个专名循环相配,如,1伊克,2阿克巴尔,3干……,13伊克司,1门,2克依勃……,7伊米克司,8伊克,9阿克巴尔……。这样一共 260个循环一周。这种纪日法同中国的干支纪日很相象。
③太阳历一般民用历法一年为19个月。第 1至18月每月20天,第19月为5天,共365天。
第一月朴泼(Pop)第十一月闸克(Zac)
第二月乌喔(Uo)第十二月开黑(Ceh)
第三月席泼(Zip)第十三月马克(Mac)
第四月佐子(Zotz')第十四月干金(Kankin)
第五月赞克(Tzec)第十五月磨安(Muan)
第六月呼尔(Xul)第十六月派克司(Pax)
第七月雅克司金(Yaxkin)第十七月卡雅勃(Kayab)
第八月莫尔(Mol)第十八月科姆呼(Cumhu)
第九月陈(Ch'en)第十九月歪也勃(Uayeb)
第十月雅克司(Yax)
玛雅历的历元(积日为0、0、0、0、0)是:4阿哈乌;8科姆呼。4阿哈乌是卓尔金历日周中的日子顺序数,它应是13的倍数加4,20的倍数加19,即第199天。8科姆呼是民用历法的第18月8日,顺序是一年的第348天(17×20+8=348)。
玛雅历日的记法是积日放前面,其次为卓尔金历日,再次为民用历日。例如,9、14、2、6、0;1阿哈乌;18乌喔。积日为:9×144000+14×7200+2×360+6×20+0=1397640;以卓尔金历日周260去除(1397640+199),得余数为79,79为卓尔金历日的1阿哈乌;以一民用历年日数365去除(1397640+348),得余数为38,38为民用历日的18乌喔。
玛雅历日与儒略历对照:
8、15、0、0、0;5阿哈乌;3朴泼
公元337年5月19日
9、15、0、0、0;4阿哈乌;13雅克司
公元731年8月22日
月球 20×30=260 260×2×73=37960
太阳 8 ×13=104 104×5×73=37960
金星 5 ×13=65 65 ×8×73=37960
现代一年计算为365.2422天
玛雅一年计算为365.2420天
相差仅仅0.0002天
玛雅人算出每一种周期经过37960天后便会在一条直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