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晦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09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日,此日无月,正月的晦日受到先民格外的重视,被当做一个节日来过,称为“晦节”或“正月晦”。唐代,正月晦日还曾与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并称“三令节”,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三令节时,士女泛舟游乐,在水滨举行盛大饮宴,皇帝也赏赐群臣、与百官同乐。

正月晦也与“送穷”这一风俗密切相关。送穷习俗源于有关“穷神”(即穷鬼)的传说。《四时宝鉴》记载:“高阳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祝于巷,曰除贫也。”高阳氏,即传说中炎黄联盟的首领颛顼.《文宗备问》云:“昔颛帝时,宫中生一子,性不著完衣,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宫中号为穷子。其后以正月晦日死,宫人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