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容生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林容生

1958年生,福州人。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1986年于南京艺术学院进修。福州画院画师。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参加1989年全国第七届美展、1993年全国届首届中国画展、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1997年中国当代艺术大展、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2001年百年中国画展、2003年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04第十届全国美展等重要展览。并获1989年中国当代工笔山水画展一等奖,1991年“中国的四季”美术展铜奖、1992年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铜奖、1994年第二届枫叶奖国际水墨大展金牌、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等单位收藏,入编《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现代山水画库》、等大型画集。出版有《当代中国画精品集——林容生》、《林容生新工笔山水》。

娓娓道出的幽情——读林容生的山水画

林容生是个不到三十岁的青年人,单薄的身材显得很文弱。他是福州人,一九八二年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留在学校当教师。去年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进修山水画,画得很勤,日积月累不觉已经聚了一批画,我和几个同行看过这批画,都觉得很喜欢。

他说起他在师大学习期间,正直国家开始对外开放,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艺术被大量介绍到国内来。和许多学画的青年一样,他对毕加索、凡高、蒙得利安、克利这些西方大师十分崇拜,为五光十色的现代艺术倾倒过,对色彩产生过极大的热情,曾经尝试过用调色刀把油画颜料与水墨混合在宣纸上作画,然而涂抹一阵,热情慢慢地降下来了,冷静之余退而思索,他作出了深入学习本民族传统艺术的选择。决心一下,尽管窗外各种美术新潮熙来攘往,热闹非常,他倒能静心于案头读碑临帖。他对“元四家”、石涛、八大山人和近人陈子庄(石壶)这一路文人画特别喜爱,专心学习,渐渐觉得有所收益。

要说从他的画中具体地找出继承上述某家的痕迹,并不那么容易,但我们不难感觉到这些前人对他的影响。他用羊毫、宿墨勾出苍润的线,造出别致的形,描绘着他所熟悉的闽东、闽北村舍小景、石木老屋、溪岸石桥、畦田菜地、野草杂树。象是对山村一角蓦然回首的印象,又象是对亲切故乡一往情深的追忆。稚拙中见朴素,平淡中有天趣。从寻常的风景中描绘出他发现的情趣,娓娓道出他心中山村的故事。看他的画,听他谈学画的经历和感想,使我想到高尔基那句:“谁要想当作家,谁就必须在自身上找到自己------一定要找到自己”的名言。林容生作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他找到了自己。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中说:“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深浅,习有雅郑。”每个学画的人在性格、气质、才能、修养上是存在着差异的,不管这些差异,不认清自己,盲目模仿新鲜的时髦,一种时新的玩意一出来,大家一窝蜂似的趋之若鹜,非弄到作者、仿者、观者都一起倒了“胃口”不可。岂不知画画的事不同于科学技术,无法作“先进”与“落后”之分。人类文明之初的原始艺术并不因为“落后”而失去光辉,即使是二十世纪最现代的艺术也不可能因其“先进”而取代它,并要大家一起去赶“先进”。人们可以在漫长的美术史上,根据各自的才、气、习、养,在继承、学习、欣赏上作出自己的选择。每一种真诚的艺术都会有它的热心欣赏者。林容生默默画着他的画,娓娓道出他的故事,我和一些喜欢他的画人便是他热心的欣赏者。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