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人体部位名。见《三因极—病证方论》。历代中医眼科将外眼划分为八个部位(或方位),名为八廓。廓,喻为城廓卫御之意。一般用自然界八种物质现象或代表它们的八卦来命名。即天(乾)、水(坎)、山(艮)、雷(震)、风(巽)、火(离)、地(坤)、泽(兑)。

亦有用其相应脏腑功能而命名的。如传导、传道、传送、津液、精液、会阴、胞阳、清净、养化、水谷、关泉、关前等。

《审视瑶函》认为:八廓各有定位,可凭(气)轮上出现的血丝以辨何脏何腑之受病。但《银海精微》及《张氏医通》均认为:八廓有名无位。而《医宗金鉴》又认为:八廓分属六腑与包络、命门,其位多与五轮相重合。近代陈达夫先生在《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中指出:八廓位于白睛四正四隅八个方位,分别与六腑及包络、命门相适应,运用于临床,具有一定意义。

由于历代对八廓缺乏一致的见解,故不如五轮学说在临床上运用普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