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边淳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渡边淳一の个人简介渡辺淳一(わたなべじゅんいち、Watanabe Junichi)

渡边淳一,1933年10月24日生于日本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从事文学创作之前,是一位有博士学位的整型外科医生。后来他开始从事专业文学创作,以小说《光和影》获直木文学奖,接着又发表《遥远的落日》等作品,1980年获吉川英治奖。1995年9月1日开始,在《日本经济新闻》发表长篇连载小说《失乐园》,描写不伦中的纯爱,引起巨大反响,并相继被拍成电视连续剧和电影,在日本掀起了“失乐园”热。

1950年起,渡边淳一经常在一本同人杂志上发表作品,1965年,他以第一人称写就心理分析小说《死化妆》,获“新潮同人杂志奖”。1969年,另一部小说《光与影》为他赢得“直木文学奖”,小说中的两个军人,因为病历弄错而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命运。这部小说的成功给了渡边巨大的信心,他弃医从文,专事写作。渡边淳一这一时期的作品,紧扣生死主题,描写命运坎坷,通常被称为“医学小说”。

渡辺(わたなべ)淳一(じゅんいち)(1933~)。小说家。直木(なおき)赏选考委员。北海道上砂川町(かみすながわちょう)に生まれる。札幌(さっぽろ)医学大学医学部卒。医学博士。中学时代から短歌に亲しみ、のち医学と文学を志す。大学在学中同人雑志「东樯(とうしょう)」に参加。卒业後昭和41年から整形外科讲师をしていたが、心臓移植(いしょく)事件をさなかの43年に大学を辞めて上京、作家生活に入る。母の死を医者の目で捉(とら)えた「死化粧(しけしょう)」で新潮社同人雑志赏を受け文坛にデビュー。テレビ?ラジオドラマも执笔。45年运命の力に翻弄(ほんろう)される人间のかよわさを描いた「光と影」で直木赏を受赏し、55年には「长崎ロシア游女馆(ゆうじょかん)」で吉川英治文学赏を受赏。明治时代を中心とした歴史的伝说的なもの、男女の爱と性のものなど幅広く活跃。ほかに、「小说・心臓移植」「ダブル・ハート」「女优」「花埋(はなう)み」「ひらひらの雪」「うたかた」「二つの性」「空白の実験室」など数多くある。「渡辺淳一作品集」(全23巻、文芸春秋(しゅんじゅう))も刊行されている。

作品一览表《失乐园》1995年1996年于日本经济新闻连载。1997年讲谈社出版上、下两册。

《死化妆》(1966年新潮同仁杂志奖得奖作品)

《远方的落日》

《长崎俄罗斯游女馆》

《光与影》(1970年直木奖得奖作品)

《紫丁香冷的街道》

《男人这东西》

《无影灯》

《往巴黎的最后班机》

《泪壶》

《化妆》

《北都物语》

《冰纹》

《一片雪》

《雁来红》

《最后的爱恋》

《为何不分手》

《畸孕》

《萍水》

《花逝》

《那又怎么样》

《魂断阿寒》

《樱花树下》

《反常识讲座》

《幸福的背叛》

《化身》

《我的感伤之旅》

《解剖学式的女性论》

《爱的流刑地》

《钝感力》

《白色猎人》

《夜潜者》

《紫阳花日记》

《熟年革命》

文汇出版社出版。描写中老年族群婚姻生活与危机的《熟年革命》、具有苦涩情爱风格的《夜潜者》和极具“渡边式”心理分析特色的日记体小说《白色猎人》。

渡边淳一弃医从文の经历

和鲁迅一样,渡边淳一也有一段弃医从文的经历。

1969年,渡边淳一所在的大学附属医院正在进行日本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当时渡边淳一怀疑被摘除心脏的那位患者并没有真正的脑死亡,因此就对当时所在的医院进行了批评。后果可想而知---只有35岁的渡边淳一无法继续在医院工作下去了,他索性辞职开始了小说创作的生涯。

渡边淳一の写作1980年,渡边淳一为世界级细菌学家野口英世做传的传记《遥远的落日》获“吉川英治文学奖”,这部作品以考据的翔实和写作的功力为世人称道。

1997年2月出版的渡边淳一的代表作《失乐园》(日本讲谈社出版),在《日本经济新闻》连载时引起极大反响,在日本已发行260万册。小说的书名还获得了日本1997年流行语大奖,《失乐园》先后曾改编成电影和连续剧。

2003年获日本出版大奖菊池宽奖。

渡边淳一已发表130多部作品,其中有50余部长篇小说及多部随笔散文和传记作品,并且迄今仍然笔耕不辍,表现了非凡的天赋和丰厚的创作实力,在日本拥有广泛而持久的读者。日本媒体称他是“‘中间文学’第一人”、“现代男人的代言人”、“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家”等等,所有的关注或评价,赞誉或争议,其实皆归因于他创作的一系列表现中年人情感纠葛的长篇小说。

所谓“中间文学”,是日本文学中的独特品种,指介于晦涩的纯文学和浅直的俗文学之间的文学形态。渡边淳一选择中年情感危机作为小说所竭力表现和探讨的空间,题材天生就有畅销的一面,加之渡边淳一的文笔极其细腻华丽,情节安排丝丝入扣,心理医生的背景使他在书中时常插进引人思索的甚至带有心理分析的治疗意义的议论,他的作品走向畅销也就在情理中了。特别是其作品《发现之旅》,凡接触过《发现之旅》的读者,都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爱不忍释,图片的丰富、精美,只是《发现之旅》的特色之一,这一点如果没有包括文笔优美的其他条件相配合,就会流于一般化。正像德国的书评所说的:“从翻开这些通俗易懂的读物那一刻起,你便会手不释卷。”而意大利的读书界则认为,“不被它所诱惑,确实是件很难的事”。

渡边淳一,日本当代著名作家。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医大医学博士,整形外科医生,授课行医多年,对人世的无常和生命极限的无法跨越有着深刻的体会,他觉得,面对死亡,只有爱才能对抗。

他做医生是从肉体上、生理上去研究人,当他用拿手术刀的手写一些细腻,缜密而优美的文字的时候是从心理上、精神上去研究人,32岁的时候,他以小说《死亡化妆》正式登上文坛,在小说《光和影》获直木奖之后,他开始弃医从文专心致力于现代男女性爱小说的创作,主题就是爱与性,爱与死的缠绵。

“思索、烦恼、迷惘”便是青春,这是渡边淳一给青春下的定义,到目前渡边淳一已发表了50多部作品,并且至今仍然笔耕不辍,《我的伤感的人生旅程》坦诚回顾了自己的人生历程,他说他还是有着很多的思索、烦恼和迷惘,体内便激荡着一股无法形容的青春活力,有一种继续再写下去的激情在胸中荡漾,所以他认为自己至今也还正是青春常在,我觉得他很可爱,带着好奇与探寻,我找出这个被媒体称为“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家”、“现代男人的代言人”的一些作品开始阅读,渐渐进入他的世界。

《为何不分手》写了一对典型的现代都市中的中产阶级夫妇,收入富足,生活稳定。在日见苍白的婚姻生活里他们都选择了婚外情。他们分别经历着爱情的甜蜜和内心的自责,当他们都决定抛弃一切重新回到家庭的时候,却发现再也找不到当初的激情,他们再也没办法走进对方的心灵了。男主角文中修平对青春的远离有着深深的悲哀和恐惧——“这几年修平一直渴望着烈焰飞腾般的爱情,就这么平淡无奇地老下去,那就要带着失落感了此一生了”他有了情人,后来又发现妻子也有了情人,但是他们都没有拒绝悠长的十多年的家庭氛围。他们继续生活在一个屋子里,在尴尬中寻找新的心理平衡。

《泪壶》写一位名叫雄介的先生失去了恩爱的妻子,又遵照妻子的嘱咐,将她的骨灰做成了一把美丽的水壶,为的是睹物思人、相伴终身,但是,人的感情是会产生变化的,这以后,雄介相继遇到了麻子和朋代两位女性,且与她们有了亲密的关系。此时的雄介发现,他虽然在精神的某一方面得到了满足和释放,然而,在自己的心灵最深处,却仍是恋着自己的亡故妻子。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只要雄介一在那方面有所动作,这把用妻子骨灰揉成的壶,就会出现种种奇怪的迹象,或是偶然产生的淡淡朱色,似泪痕,或是从壶身中发出一些奇妙的声响,像妻子对自己话语的回答……于是,在不同情感与肉欲的强烈比较中,雄介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灵与肉的浑然结合,什么是发自内心的踏实与快乐,而这种关于自身爱情内涵质量的检测和顿悟,也只有在尝试了看似甜蜜但却是酸涩的生活果实之后,才能得出的正确结论。

《失乐园》里端庄贤慧的医学教授之妻凛子与某出版社主编久木在一次社交场合邂逅相识。工作狂的丈夫对凛子的冷漠,因工作变动而失意的久本与妻子不冷不热的麻木关系。无爱的家庭婚姻与难于抵御的情感诱惑,使凛子与久木陷人“婚外情”的漩涡。精神共鸣和感官的欢悦体验爱的辉煌和极致使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意义。放纵的迷醉之后接踵而来的是凛子的丈夫以“不离婚”进行报复,久木被匿名信困扰面临降职而不得不辞职。亲人的疏离与世人的白眼使他们秘密同居——偷食“禁果”的人被逐出乐园。为了返回乐园,永久地生活在乐园里,他们选择了去徇情。久木认为“自己是和最爱的人一起去做最美好的旅行,”他们选择两个人抱在一起,在达到快乐颠峰的那一瞬间结束生命。他们认为“这是华丽耀眼而又心满意足的死,是只有他们这两个因相爱而死的人才能获得的至福之举。这是一部梦幻与现实、灵与肉、欢悦与痛楚相互交织的震撼心灵的杰作。奇妙的心理活动与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溶入到异域特有的四季更迭的绮丽环境里,令人回肠荡气。

渡边淳一关注人内心深处的本能和愿望,人世间潜在的非伦理的欲念,那些无法用知性、理性的方式去处理的情感,他用文字来表现和探究人间那美艳的情欲、男女之间情爱的妙味与魅力。

他所叙述的很多事情和心理在现实的社会里很有普遍性,并且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他对于人性深处最隐秘的层面,做了最直接、深刻和淋漓的揭示和剖析,从而引起人们对于人生善恶、美丑的思索和警醒。

《男人这东西》,身为男人的渡边淳一结合自身及熟人们的体验,畅谈一下男人自少年期、青年期直至壮年期的身心发展历程,他说男人是一种孤独而懦弱的动物,是种惯于装腔作势且又极其狡猾的动物,女人的爱情不具有暧昧性。相形之下,男人的性格显得极其暧昧,敷衍了事。男人不像女人那样感情激荡,但是,一般情况下去了能保持永久的,对对方依依不舍。普通的女性出人意料地对男性肉体的、精神的内部世界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即便身为情人、妻子,女性也未必会深入他或丈夫的内里去探寻他们的生理状况,而且,就算她们愿意去那样做,也未必能够如愿以偿。

渡边淳一以全新的视角探索人性发展与现代社会伦理、道德关系的矛盾冲突,他认为真挚的热恋、男人的狡猾、女人的炽热与变心,无法相见的怨恨、远去离别的悲伤、爱的千重烦恼、人内心的矛盾等等,这些人类爱情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尽管形式上发生了变化,他说他的小说是在“追究男女性爱的深层意义”。但是他并不是做很恶俗的细节渲染,爱欲在渡边淳一的眼里似乎和道德伦理没有什么关系,它只是一种自自然然的存在。他笔下的激情纯真而又唯美,丝毫没有淫邪的猥亵意味。现代人的情感方式已经相异于过去,面对现代社会的种种诱惑和压力,“人们情感的逆转和犯规早已超出了往日的单纯情感领域,而成为他们对抗平淡、对抗侵蚀,或者说背叛现实、凸显自我的一种反击方式,他们并非因为情感缺乏而去寻找外遇,也不会因为情感老化而去走向离婚。他们的留恋而又厌倦家庭只是他们的一种挣扎手段,目的是为了抵抗日常生活的庸俗庸碌及无聊乏味的腐蚀,是不知如何自卫的自卫,是其志向前的后退。”

“许多事情,只有当你看到了另一面的麻烦和危险,才会分外珍惜就在身边的和谐、安全的生活,只是在此时,人生的曲折和代价,才有了最宝贵的意义,这时,你就会自然地感受到,真正有价值有份量的小说,都是从热腾腾的真实生活出发,在生活的熔炉中锻冶而成的。”

渡边淳一认为对男女个体而言,彻底的自由就是爱与性不受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的束缚,

《遥远的落日》是渡边淳一创作过程中花费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为满意的作品之一。渡边淳一深深地被野口英世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历时八年时间追寻主人公的足迹,毫无粉饰地再现了他克服出身贫困及左手残疾的不利条件,立志医学事业,以“梅毒螺旋体”的研究成果确立了其在世界医学界中的地位的人生轨迹。此书于1980年荣获日本第十四届吉川英治文学奖。渡边淳一善于刻划命运坎坷人们的生活、对生命哲学及死的美感描述极为细细腻精致,多数被称作医学小说。

《萍水》讲的是一个缠绵悱恻的故事。主人公久我,自由撰稿人;女主人公梓,教和服穿着法、插花的很有女人味的教师,两人曾经是恋人,因为久我外派美国,中断联系14年,其间分别结婚生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旧情复萌。在渡边开始讲故事时,他们的交往已经又持续了8年。在一次颠鸾倒凤之后,梓面对镜子,突然问久我:“我的眼睛看上去异常吗?”不是医生的久我自然看不出来,而且以为又是梓兴奋之余的撒娇,便告之以“很漂亮”。但其实眼疾的痛苦已困扰梓多时,看到久我不以为然的样子,便有些生气。这就是《萍水》的切入点,即婚外恋的一方突然生病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形。

《雁来红》描写现代男女畸型的性关系的小说。女主人公因手术意外造成生理创伤残缺,认为自己不再是女人,便忧闷、困惑,似有欲诉不尽的烦恼,导致了她与性恋的异变,可是在一年后的雁归来,花正红的金秋之夜,她突然恢复如初,却不知为什么……通过男女主人公不顾一切的在性爱中释放与解脱自己的故事的描写,渲染了性欲对人的基本构造中的意义。同时批判了现代文化对人的原始性活力的压抑。 虽明知终会被贵志为所欲为,冬子却不希望现在马上被碰触,至少,她要再多保留一些时候。

《爱如是》说世上没有两全其美之事。情人和妻子令作家风野摇摆不定。他自认是崇尚精神的,可又不肯放弃尘世的享受。在强大的生存压力之下,日本男性内心的痛苦和理性的矛盾暴露无遗。在这扭曲的世界,谁又能真正理性地活着。渡边写的不单是日本男性,而是作为男性所要承受的情感的痛苦与折磨。

《泡与沫》男主人公安艺隆之是个职业作家。自古才子需红袖添香,这样方读得书,何况是这样一位多情作家。自然糟糠之妻已无任何激情可言,于是就有了一位曼妙多情的和服设计师浅见抄子的出现。

“男人爱女人,乐趣之一就是能够实际感觉到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女人。”抄子原本是个安分的妻子、母亲和职业女性,在遭遇了久慕的作家安艺后,沉睡心中的爱情如不期而遇的火山难以遏制,“一个女人并不总是明白她为什么热爱一个男子。”安艺感到了一个男人改变女人的雄性力量,而抄子的爱却像失火的老房子这下是没救了。于是两人只有以抛弃家庭为代价步步陷入情欲的漩涡。遗憾的是,抛弃家庭、相互依偎在一起的安艺和抄子也蓦然觉着这一切也许终如泡沫般脆弱而无常。望着射向雪面最后一抹残阳,主人公对自己说:正因为人生如泡沫般无常,才要尽情燃烧现在这一刻。

《夜潜梦》,一个富于迷惑性的名字。在「夜间」潜入的「梦」是怎样的?渡边淳一用倒叙的手法,将悬念提出,在解决问题中,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里。一次婚外奇「孕」引出一段离奇的故事。小说讲述了一个倒插门入豪门的中年男子,在邂逅女主人公东子之后,产生了婚外情。而东子却称其怀孕,再种种猜测、揣度、惊恐、想办法试图让其堕胎之余,发现东子是假怀孕。而事实上,东子是患了不孕症,婚后生活在痛苦境地之中的,故事充满着现代感与缓缓低诉的沉着。故事本身不美,甚至是有些残忍的,可是作者却以唯美的笔法将一切带入了美好中。文章中讲述着大段大段的医学问题,看似有些枯燥无味,而学医的作者却用医学术语、体检治疗的一系列情节,以充满凄美哀绝之态,渲染出了东子的内心巨大的疾苦痛疼,使人忍不住对其哀怜不已。

《反常识讲座》是渡边淳一最新出版的散文集,他以滑稽的主题,理性的论理,配合深刻的观察,专业的眼光,批判了既可笑又可爱的人类,以及他们莫名其妙的常识。他认为:所谓「非常识」,只是不懂常识;而「反常识」,指的是在了解常识的基础上向它挑战。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无数称之为常识的东西,它们蛮横跋扈,恣意横行。

《曼特莱斯情人》主人公修子青春美貌,精明能干,但她在感性生活中却宁愿做一个“曼特莱斯”式情人,也不肯嫁人为妻,过一种依附男人的生活。“曼特莱斯”是法语,意思也是情人,指的是一种有自己的经济保障和独立自主意识的女性情人。与修子保持多年情人关系的远野是一位事业有成,家有妻女的中年男子。婚外情所带来的欢娱是远野越来越迷恋修子,最终发展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

访问渡边淳一主持人:各位网友,晚上好!今天我们请到了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先生来到新浪聊天室,首先我们欢迎渡边淳一先生远道而来。

渡边淳一:谢谢。

主持人:渡边淳一先生被媒体誉为日本现代情爱文学大师,国内很多朋友知道他是从《失乐园》开始,下面请渡边淳一先生跟网友讲几句话。

渡边淳一:各位晚上好,我是渡边淳一,这次访问是通过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的关系来到北京,我首次知道了我的作品在中国竟然有这么多的读者,而且还有如此多的感想,我感到非常吃惊。今天能够通过这样的机会和中国的各位读者进行一个直接的交流感到非常高兴,希望大家有任何问题或者意见或者感想都提出来,我非常愿意听。

网友:您的作品中有没有您个人的生活的经历?

渡边淳一:我认为写男女情爱小说的作者,如果他没有自己的体验,没有这种实感,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的小说来的。我也曾经爱过一个人,想更多更多地爱她的时候,我会突然感觉到一种类似近乎于死亡的不安,有这样的情绪。所以作品的基础是有我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体验在里面,当然里面有虚构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种东西在里面就不会有这种强度。

主持人:我们知道渡边淳一先生的经历很有意思,曾经是一位医学博士,后来弃医从文,能谈一下学医学对您的写作有什么影响?

渡边淳一:我当了10年的医生,主要是在北海道大学的外科部做外科医生。在当医生的时候,我看到了非常多的患者,对于病痛的一些恐怖,或者对于死亡的恐惧,这些我看了无数。但是我认为在这么多死亡的悲剧当中,能够拯救死亡的可能唯一就是爱了。我曾经看过有一个临死的病人,他对死亡非常恐惧,不停的颤抖,但是他的爱人在他的身边,抓住他的手的时候,他就能够镇定下来,似乎也忘记了死的恐惧的感觉。我想我看到了这么多的死亡的恐怖,我就更愿意写关于爱情的东西,但是我不能确认爱是不是能战胜死亡,但是我非常愿意写这个主题。

另外一点,我想补充一下,医学是一种从肉体上对人进行探求的科学,它更多的是从理论上去探求人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但是,人是很难在理论上完全能够解决的一些东西,有一些理论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只能把它转到情面或者精神上,那可能就是文学或者小说,用文学小说去描写或者解决这些问题,我想这两者既不一样,又有共通的地方。

网友:爱情能拯救死亡吗?

渡边淳一:不是说完全是拯救,就是能够缓和死亡的痛苦,能够一定程度进行缓和。

网友:作为一个作家,您是怎样保持不断地写作的灵感?

渡边淳一:首先,我有一种发自内心想写的冲动写完一部小说。写小说的过程当中我会处于一种恋爱的状态,然后到了想写下一部的时候,可能会想起来上一部有哪些地方写得不够好,或者有什么东西要加进去。主持人刚才多问了一句,您是不是经常处于恋爱的状态?我的回答是可能这样的,但不是经常。

主持人:您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渡边淳一:我想作家写作品就如同母亲生小孩一样,有很多小孩,不能说这个小孩好,那个小孩不好,这有一种不公平的感觉,所以我很难说哪个作品是最好的。

渡边淳一谈情爱文学渡边淳一认真回答网友的问题

主持人:渡边淳一先生的作品主要是以情感、爱欲为主题,请谈谈你的情爱文学的创作好吗?

渡边淳一:我一直以来写的作品都是关于男女之间恋爱的小说,实际上在此之前很多人问过我相同的问题,说你写的恋爱小说到底是怎么样的恋爱小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作品是用理论或者是道德上的东西无法表述清楚的,但是又具有现实性的情感小说。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一般的恋爱小说,它的男女主人公通常会塑造这样的人物,出身豪门,出身非常好,有良好的教育素质,然后长得很英俊,头脑非常聪明。关于这样的主人公,我觉得在成人小说里如果出现这样一个主人公会非常无聊,所以在我的作品当中通常都不是这样的人物。我的作品当中的人物可能没有这么完美,带有一些人的缺陷或者是一些执拗的东西,作品当中通常还会涉及到一些人的情感里比较奇怪而不是通常理论上的东西,因为涉及性爱或者是人的一些本能,可能被常人认为是不太正常的东西。

我的作品当中存在非常多非伦理的东西,打一个比方吧,当两个恋爱的人,一个人嚼口香糖,嚼完以后拿给另外一个人嚼,相爱的人不觉得是有病菌,而觉得是非常愉快的事情。但是在伦理上,或者有的人非常讨厌这样的事情,因为这个口香糖就像病菌或者是非常肮脏的东西。我的作品可以用这样的比喻进行对比。所以,我认为爱是存在很多非伦理的、难以解释的这些事物当中的。

网友:像《失乐园》这种作品,情爱就是对抗这种社会对人本性压抑的唯一出路吗?

渡边淳一:我想我的小说写的是人的一种本能的痛苦,《失乐园》里面的两位主人公,对社会来说,他们是触犯了伦理的道德,为这个社会所不容的。但是,我的作品里头并没有故意写他们积极地对抗这个社会,而是重点去写他们不愿意被社会所压抑。

网友:看您的《失乐园》最后总是有悲观的情绪,您自己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

渡边淳一:我觉得非常遗憾,如果这位读者看了《失乐园》以后,觉得最后一幕令他非常悲观的话。因为最后一幕反而是这两个人的爱情火焰迸发到最极点,燃烧最美丽的一幕,如果他们心思去离婚再结婚,然后再婚,反而成了很平凡的夫妻,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绝对没有这种激烈的爱迸发出来的闪光的美丽,我希望这位读者能够想一想,如果能够理解这样的话,我会非常高兴。

主持人:相对童话来说,您的作品更接近现实,是不是导致你的作品更受欢迎的原因?

渡边淳一:我认为这跟童话完全是两回事,童话完全是写给小孩子看的,但是我的作品是写给中年或者是中老年,那些受理性和受压抑的那些人,但是几乎有过痛苦程度的纯爱的这些人来看的。

网友:谈恋爱的事情好像更多的是年轻人的事情,您的作品好像是在中年的层次上。

渡边淳一:我觉得这个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说。因为一个人无论到什么年龄段都可以进行恋爱,恋爱是一生当中发出的闪光点,年轻人当然也可以谈恋爱,但是中年人、老年人无论到哪个年龄段都可以恋爱的,而且这种恋爱同时也是非常美丽的。

网友:写了那么多爱情小说,您能给爱情下一个定义吗?如果不能定义的话,能描述一下爱是什么东西?

渡边淳一:爱情不是一个能够定义的东西,而是自己去体会和体验的东西。我认为爱情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进行定义的东西,是一个特别感性的,完全靠自己去体验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人非常有教养,受过高等的教育,很聪明,但是有可能他对爱是非常迟钝的,那他有可能一辈子都是迟钝的人,但是也有的人没有受过高等的教育,他对爱非常敏感,我想这是完全感性的东西,这个感性的东西会使人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文明社会是对人欲望的压抑网友:您的作品中总是提到欲望的压抑,这与日本的现实,或者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关系吗?

渡边淳一:我认为这不仅仅是日本社会有这样的现象,在世界上各个地方都有这样的现象,中国难道不也是这样吗?如果你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做事情的话,往往会受到常识、伦理或者道德的束缚,像这样欲望受到压抑的情况,在各个国家都是可能出现的。比如说在基督教国家可能这种情况更多一些,而日本社会也会有类似的情况。

主持人:您的作品中有一种情绪,提到文明社会对人的欲望的压抑,您是不是对这个时代有什么看法?

渡边淳一:我认为在文明社会对每个正常的人的欲望可能都有一定的限制,当然这个限制可能因不同国家、不同的人的程度是不一样。但是作为作家,我要写的是在当中生活而受到压抑或者是不愿意受压抑的那些人爆发出来的情感,我所描写的主题是这些。我想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种社会的压抑下有自己的苦恼。但是我要写的是不愿意受压抑而愿意燃烧自己非常美丽的火焰这样的主人公,这是我的主题。

网友:我看了《男人这东西》这本书,感觉很有道理,但现代社会中,有很大方面对男人的诱惑力很大,做为一个男人,怎么样把握好自己的情感?

渡边淳一:我想诱惑这个东西本身就是根据人的需求而产生的。所以,我认为男人没有必要特别积极地去抗拒这种诱惑,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做自己的事情。日本的风俗业就是因此而成立的,如果他的太太和情人不愿意满足他,他也可以想办法满足自己。

主持人:可能这是中国的文化跟日本的文化不太相同的地方。

网友:您觉得中国的男人跟日本的男人有什么区别?

渡边淳一:因为我没有和中国的男性进行过对话或者交往,所以我很难说什么。但是因为我写了《男人这东西》这本书,我想男人总是有共同点。

谈中日文化和日本文学主持人:您认为《失乐园》的死亡结局是一种美,这里就有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区别,有人曾评论说日本文化就比较崇尚热爱死亡这种主题,请您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渡边淳一:一般来说,可能大家都会认为死是一种悲观的、令人伤感的、消极的事物。但是我认为,死是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一种方法,是一个人为了能够强烈留下一种印象的方法。比如说一个人有可能一辈子平平淡淡、庸庸碌碌的死,也可能在非常年轻的时候一下子死去,后一种死法可能给别人留下更深的印象,也可能是一种积极的方式。我想这样的想法不仅仅在日本,在中国我想也会有类似的想法。特别是在东方、亚洲、印度啊,特别是受佛教思想影响的地区都是共通的。

完全认为死是一种消极的事物,我想是不对的。比如说大家都能够理解,在一些社会大的运动当中,那些为了什么革命而死掉的人,他们不是很光荣吗?这是很积极的一些例子。讲一下我自己的体验,我在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曾经有一个恋人,但是她突然在那个时候死去了,她对我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她的死对我的人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至今还记得她18岁的面容。

网友:请您介绍一下现在日本的文学的情况?还有您怎么评价当代获诺贝尔奖的作家和作品?您比较喜欢哪位作家的作品?

渡边淳一: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就是喜欢哪个作家。作为作家来说,可能很难以评判跟自己同样一个领域的同行,这个问题就比较难回答,我不太想回答,我认为作家只有自己认为自己是最独特的,如果不觉得是这样的,他很难写出好的作品出来。

获过两位诺贝尔的奖的作家一个是大江健三郎,还有川端康成,我比较喜欢川端康成的作品,我也不可能写成大江健三郎类似的作品。

主持人:现在日本还有一个作家在中国很受欢迎,村上春树,您怎么评价他?

渡边淳一:我们不是文学评论家,所以我想类似这样的问题可能问日本的当代文学评价家可能更好一些。因为作家不太好评论,我只是写我自己想写的东西,对别人的评论我不太关心。

渡边淳一谈两性网友:我很喜欢《男人这东西》这本书,现在有没有写女性方面的书?

渡边淳一:实际上,我不习惯于写女人,在此之前我曾经几次想着手写,但是太难了,总是写不出来,没有完成,为什么这么说呢?对男性来说,他在性的发育上可能有一个阶段性,只要有一些资料就能够总结出来,这是比较容易探讨的问题。但是对于女性来说,每个人可能不一样,有很多的多样性,所以我觉得特别特别难。

举个例子,比如说在性爱这方面,一个男人看见一个非常漂亮的女性,可能十有八九就非常想和她做爱,有的男人很容易有这种欲望。但是对于女性来说,这会有很多种不同的情况了,有的人会觉得性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事情,但是有的人会非常讨厌,或者有的人认为只是一种形式而已,对于女性来说,这是很难以搞清楚和探究的问题。相比之下,可能男性这方面更容易归纳。

网友:您的作品中有很多描写女性感受的情节和场面。您怎么知道女性的感受的呢?是采访过很多的人还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

渡边淳一:我想小说不是凭着采访的知识来写的,当然可能也有一些是从女性那听来的,我想更多的可能是一些体验,看到的或者是感受到的。

主持人:有网友说看了《男人这东西》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一生,也有人说看了这本书,真是看透了很多男人的内心世界,这样会不会让女性对男性有一种抗拒感,或者现在的女性有一种恐惧感,因为现在的女性不会再像日本传统的那样对男性那么尊重。日本社会这种情况是否有所改变呢?

渡边淳一:我认为女性读完《男人这东西》这本小说,没有必要有恐怖的感觉,我觉得男性和女性之间应该相互坦诚,把所有的东西展露出来,这样更有利于双方的了解。女性朋友们不要认为男性只要长得漂亮又诚实的人就是好人,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事。

网友:渡边淳一先生,您是否喜欢传统的女性、比较善良的女性?你认为一个好男人应该是什么样的?渡边淳一先生是不是比较大男人主义?

渡边淳一:首先强调一点,我不是大男子主义。另外一方面,理想的女性可能就是作品当中的女主人公,这些女主人公既有人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是处于一个混合体,如果你认为一个女的长得很漂亮,头脑又好,做的事情又是对的,这样的人不要认为她就是好人。

我认为好男人可能并没有能够写出来的标准,对于你来说,你这个年龄段觉得这个人是好的,可能适合你。再过十年以后,可能另外一个人适合你,可能这个人是好的,这是流动的东西,没法定一个什么标准。

主持人:渡边淳一先生提到男人受统治的地位,感到现在社会中越来越失去男人的优势了,现在日本女性的地位是不是提高了呢?现状怎么样?

渡边淳一:过去是男尊女卑的社会状态,现在日本不是这样,现在日本女性的地位的确提高了很多,但要改变男尊女卑的现状还是很难的,比如说在一个公司里面,女的要做老板的话,是比较难的,而且非常困难,是极少数的。

六渡边淳一希望有更多的中国文学作品传到日本

网友:渡边淳一先生是第一次来中国吗?

渡边淳一:我20年前来过一次中国,那时候去了北京、上海,今年也去过一次上海,对于北京来说就是20年前的事情了。北京的变化非常非常大,令我大吃一惊。社会的变化非常剧烈,所以我想同时人与人之间也会产生非常多的变化,比如说家庭里面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急速的变化,我对这点非常感兴趣。

主持人:这次到中国来还有什么感想吗?

渡边淳一:这次来中国参观、浏览风景的时候,感到非常多的变化。另外这回我和文化艺术出版社,还有一些研究日本文学的专家,和媒体进行了一些交流,能和中国人进行这么近距离的进行谈话和交流,这是我最大的收获。我想可能中国人和日本人在感性方面有不少相近的地方。希望今后能够更多的从文学上有交流的机会。

主持人:您对中国的作家有什么了解吗?

渡边淳一:说老实话,这方面我不太了解,象鲁迅这样有名的人我是知道的,但是象中国当代、现代的文学家我可能不太了解,希望中国的小说家、文学家也好,更多地把自己的作品介绍到日本来,这样我们彼此可能会有更多的交流。

主持人:渡边淳一先生明天去看戏?

渡边淳一:我喜欢戏剧,不过京剧没看过,很想在现场看一下京剧。

主持人:聊天快要结束了,最后请渡边淳一先生跟网友们说几句话。

渡边淳一:最近中国的一些新生导演一代有很多电影传到日本去,非常受欢迎,我也看了一些。但是,中国最近的一些小说家和文学家的作品很少看见,我非常希望中国的小说家和文学家更多地把自己的作品带到日本去,能够和日本方面有更多的交流机会,非常期待这一天。

还有一点,我今后还会继续写小说的,还会继续一直写下去。我希望今后我的小说能够在中国获得更多的中国读者。

主持人:聊天快要结束了,还有很多网友的问题没有来得及回答,非常遗憾。我们非常感谢渡边淳一先生来到新浪网,也感谢文化艺术出版社促成这件事情,谢谢各位。谢谢广大网友。我们会继续关注渡边淳一先生的作品,谢谢大家。

1933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医科大学毕业并曾在该校整形外科担任讲师。1965年以《死化妆》获新潮同人杂志奖;1980年以《远方的落日》获吉川英治文学奖等。著有50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为当今日本文坛的文学大家。

左上图《我的伤感的人生旅程》祝子平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右下图《泪壶》祝子平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左下图《曼特莱斯情人》祝子平译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