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峒保安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0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大龙峒保安宫位于台北市大同区哈密街,为祭祀保生大帝的台湾道教(台湾民间信仰)庙宇,因为创庙者为来自中国的福建同安人,因此保安之名有「保佑同安」的意思。

该庙粗创于1742年,本只为简单木造小庵,1804年正式改庵建庙。19世纪后,经几度改建后,该庙发展成三殿三进式的3000坪大庙。1985年,中华民国内政部认定该庙宇为国家二级古迹。

1995年,因应紧邻街道扩建,保安宫自费整修,以传统工法结合现代科技达到「平衡工法」、「整旧如旧」的尽复旧观效果,成为全台湾各级古迹修复的最高典范。而这些努力,也经由2003年8月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资产保存奖得到多方肯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