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头概述唱头是用来再生黑胶唱片声波的重要设备。
在黑胶系统中,如果说转盘整个黑胶系统的基础,那唱头是影响黑胶唱片音色的最大关键。因为唱盘的播放原理就是依靠唱针读取(即磨擦)唱盘的沟痕两侧(不是磨擦其底部,因为其底部是没有任何音乐信号的),通过磨擦所产生的震动借由针杆传回唱头,继而产生磁电转换输出电流;再将这些电流转换成电压形式,输入到前级,再经过等化线路还原,继续进入信号放大部分,最后经由喇叭播放出音乐的。
类型分析磁电转换的方式有几种,如动磁式、动铁式、动圈式、压电晶体式等等。其中动磁式(MM)、动铁式(MI)、动圈式(MC)最具代表性。黑胶唱头也据此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动磁(MM)、动铁(MI)以及动圈(MC)。
动磁式的唱头(MM,Moving-MaganeticCartridge)
工作原理为:将唱头里的线圈固定,针杆的后方带有一块小磁铁,磁铁中装着一小块橡皮阻尼,以这块橡皮阻尼为支撑点,通过唱针接收沟痕里的音乐讯号振动小磁铁的方式,产生磁力线切割的作用,从而获得输出电平。其中SHURE是动磁式唱头的代表厂商,其从未生产过其它种类的唱头,是动磁唱头的力推者。
动铁式唱头(MI,Moving-IronCartridge)
则是由固定磁铁与线圈组成,以针杆带动铁芯从而改变磁力线的分布量,借此输出电平信号;这种唱头以美国的GRADO为主要生产代表厂商,其生产的MI唱头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动圈式唱头(MC,Moving-CoilCartridge)
是在针杆的后方绕上又小又薄的线圈,通过针杆的振动带动线圈振动并由此产生输出。丹麦的Ortofon公司的动圈式唱头为代表之作。
通常,动圈式唱头里所绕的线圈数越少,输出就越低;线圈绕得越多,输出也就越高。一般而言,动圈式唱头的输出电压在0.2-0.5mV之间,这是典型的低输出。还有一种动圈式唱头,其输出大约都在0.1mV以下,属于偏低输出型,是比较少见的一种唱头。此外,有些动圈式唱头的输出可高达2-5mV,这就是高输出型的动圈式唱头。低输出型的动圈式唱头由于功率较低,需要通过添加升压器或者动圈唱头放大器来提高输出。升压器或者动圈唱头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由动圈唱头的输出电压决定的。如果输出为0.2-0.5mV,则大约需要10到20倍的放大;如果输出在0.1mV以下,则放大倍数应为30至50倍(大家可不要以为放大倍数越大越好,其实只要放大到合适的倍数就可以了。相反,过大的放大倍数会带来电源干扰与杂音等问题)。高输出型的动圈式唱头则与动磁式唱头一样,不需要另外添加一级放大。低输出型的动圈唱头由于须增加升压器,售价自然比高输出型的贵,但其因为所绕线圈数量较少,循轨能力比高输出型的唱头优胜许多。
动圈式唱头由于所绕的线圈数少,电感的影响也就小,同时阻抗也较低,所以与后一级在阻抗上是否匹配就显得极为重要。一般的低输出型动圈式唱头的阻抗大约在3Ω到10Ω之间。如果其下一级连接的是升压器,则升压器的输入阻抗最好要接近唱头的阻抗值,即最好在3Ω到10Ω之间而不要超过这个取值范围。而假设下一级连接的是唱头放大器,则一般阻抗最好为100Ω左右。
上述三种唱头相比较:
动圈式唱头的优点在于其线圈足够小,而且线圈是缠绕在针杆上的,其能够非常迅速地感应到针尖传来的振动,所以唱头接收到的声音细节比较丰富。
但是,动圈式唱头也存在着缺陷:
1、由于针杆上绕着线圈,使得针杆的负荷较大,以至于影响针杆的循轨能力;
2、此外,动圈式唱头的输出功率比较低,不如动铁式和动磁式,必须为其添加一级放大或者用升压器加大输出功率,但这样做会衍生出一些问题如制造成本过高、制造难度较大等;
3、由于动圈式唱头的针杆上面绕上了线圈,令我们不能随意自行更换唱针了(通常都要请专业人员更换);
4、有些动圈式唱头还存在着高频过于强调的缺点。
虽然动圈式唱头有着解析力强、高频响应力好、声音细节丰富的优点,但是动磁(MM)与动铁(MI)唱头有着比动圈式唱头更好的循轨能力,而且动铁和动磁唱头的输出功率比较高,两者不需要增加一级放大或者使用升压器,制造成本相对低廉,而且唱针也可以自行更换,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方便。许多黑胶迷一直衷情于DECCA、GRADOSIGNATURE系列唱头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制造精良的动磁式唱头或动铁式唱头,在音质音色上的表现完全比得上动圈式唱头。可惜,由于CD技术的横空出世,使得许多好唱头也随着黑胶唱片的没落而退出市场;此时,小量手工生产的动圈唱头却符合市场的需要,因为现在仍然有许多衷情于黑胶的发烧友以及新一代的LP爱好者,他们都希望能从唱头方面着手改善黑胶系统,依然看重唱头的好坏,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动圈唱头价格高的主要因素。
注意事项唱头特性须与前级吻合
唱头和前级的搭配,除去负荷阻抗之外,还要注意前级扩大器的唱头输入电压范围。在前级扩大器的规范上,有两个数值:一个称作灵敏度(Sensitily)以mV为单位,它代表在那样大的信号输入下,将音量控制器开到最大,扩大器可以达到额定的输出功率,或者是前级放大器可以达到额定的输出电压。第二个数值称之为唱头输入过负荷电压(PhonoOverload),也是以mV为单位,代表唱头的输出电压如果超过该值,扩大器就将过负荷。由于这两个数值的限值,选配唱头时就必须在其范围之内。
唱头的输出电压,是以1000Hz的信号,以3.54cm/sec的速度录在唱片上,作为测试的标准信号,唱头的负荷阻抗为47KΩ。在这种条件下测得的唱头输出电压,就是它的标准输出电压,它的值应当与扩大器的唱头输入相近。唱片上的最高信号速度,常会达到30至40cm/sec,偶尔高频率的锋值更可能达到80cm/sec。一般的唱头,在1cm/sec的信号之下,多半都会产生1mV左右的电压。因此前级扩大的唱头过负荷电压,理论上至少也应当有40mV,否则将因削锋而产生失真。当然过负荷电压能更高就更好,如果这个数值在100mV以下,就要注意了。
唱头唱臂配搭关系重大,轻臂宜配高顺服度唱头
唱头和唱机的关系,有些地方也得注意。唱机用何种驱动方式,和唱头的关系不大,重要的是所用的唱臂。灵活性极高级唱头,必须配用灵活性高的唱臂,如果二者不能匹配,会引起失真、共振、唱针跳槽等现象。因为唱头与唱臂配合之后,必然会有一个二者合成的谐振频率,如果谐振频率太高,会影响低音的清晰,造成失真;如果太低,又会因唱片的不平,中心孔不正等,而产生谐振,影响到唱头的循轨。这一类的谐振频率,多在2Hz至10Hz之间。所以唱头与唱臂的合成谐振频率必须要高于此一范围。由于上下二者的限制,唱头唱臂的合成谐振频率,就只有在7Hz至15Hz之间,才是最好的情形。
一只顺服度极高的唱头,必须配用质量极轻的唱臂,才能避免接近于4Hz左右的谐振频率。如果唱臂并不是很好,冒然配用这种高级的唱头,不但不能改善音质,还可能更糟。当你觉得音色不佳,而音响店的推销员又向你推荐换唱头时,首需留意唱臂的品质能否和所推荐的唱头相配合。不然的话当你觉得声音更不满意时,下一步他就要劝你换喇叭了;原因也许是他不知道是唱头太好,也许是想籍此向你推销一对比唱头贵上几十倍的喇叭;买支唱臂或唱机,究竟还是小数目,比不上买一对喇叭。
反之,如果唱臂质量极轻,但却用了一支顺服度差的唱头,则谐振频率会升高,进入音频范围,使低音模糊,低频响应不佳,甚或引起声音回授。好在这种情形不多见,因为低质量的唱臂非常贵,很少人会用这种高贵的唱臂去配一支廉价、顺服差的。
相关问答唱头是怎么会出声音的?
唱头里面有磁铁,有线圈,不论是磁铁振动线圈固定、或是磁铁固定线圈振动,都会因此而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而此电流的大小是随着音乐讯号振动的大小发出的。将这些电流转换成电压形式,输入前级,再经过前级里一个RlAA等化线路还原,继续进入讯号放大部分,最后就从喇叭发出音乐了。
唱头种类有那些?
有动磁式(MovingMagnet)、动铁式(Movinglron)、动圈式(MovingCoil)、压电晶体式(PiezoelectricCrystal)等几种。目前最常用的就是动磁(MM)、动铁(Ml)与动圈(MC)三种。所谓动磁,就是在唱头里的线圈固定,针杆末端连接着一小块磁铁,针尖与磁铁中套着一小块橡皮阻尼。借故着橡皮阻尼的支撑,让针尖拾取的音乐讯号振动传到末端的磁铁,产生磁力线切割的作用。这种唱头的代表就是Shure唱头。所谓动铁,就是在唱头里将磁铁与线圈固定,而在针杆上振动的并不是磁铁,而是铁芯。Grado可为其中代表。所谓动圈,就是磁铁固定,针杆上套着缠绕得很小很薄的线圈。借着线圈与磁铁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电流。
除了以上三种唱头之外,还有没有针杆的Decca唱头。它应该算是动铁式。其实,它并非没有针杆,而是针杆与针尖成垂直连接,所以看起来没有针杆。
动磁、动铁、动圈唱头各有什么优、缺点?
以前,大家一提到唱头,就非用动圈唱头不可。一方面它比较贵;另一方面大家认为它比较好。而到现在,市面上所能看到的几乎都是动圈唱头。动圈唱头一定就比其他二种唱头好吗?如果要从唱头的构造说起,恐怕又是几页长篇大论。我想简单的这么说好了:每一种唱头都有它先天性的优点与缺点;也因此有其先天上不同的音质、音色表现。动圈唱头的优点在于线圈很小,而且是串在针杆上,直接感受到针尖传来的振动,所以拾取到的声音细节很多。然而,也因为线圈串在针杆上,使得针杆的质量很大,以至于影响循轨能力。此外,动圈唱头必须再加一级放大或是用升压器升压,因此也衍生出一些问题。有些动圈唱头还容易有高频过于强调的缺点。再来,昂贵的售价也是其缺点之一。然而,对于世纪未的LP迷而言,贵恐怕不是缺点,反而是某种品味的表徵。虽然动圈唱头有解析力强、高频响应佳、细节多的优点,但是动磁与动铁唱头的循轨能力好过动圈唱头很多也是不争的事实。依我自己多年听唱头的经验,一个制造精良的动磁或动铁唱头,在音质音色上的表现并不会输给动圈唱头。这也是为什么以前许多LP迷会衷情于Decca、GradoSignature系列唱头的原因。可惜,由于LP的没落,使得许多好唱头随之消失。而小量手工生产的动圈唱头恰好符合市场的需要,这就是目前只看得到高价动圈唱头的主因。令我心中无法平衡的是,目前有某些动圈唱头的售价已经离了谱。当然,以市场供需法则来看,这是愿打愿挨的事。不过,想到亲炙的代价竟然那么高,心中便不免愀然.
动圈唱头怎么书有高输出、低输出之分?
一般而言,动圈唱头里的线圈数绕得越少,输出就越低;绕得越多,输出就越高。动圈唱头的输出电压多在0.2-0.5mv之间,这是典型的低输出。然而,还有些动圈唱头的输出高达2-5mv,这就是高输出动圈唱头。还有一种是更低的输出,大约都在0.1mv以下,这也算是低输出。低输出动圈唱头当然要接升压器或动圈唱头放大器,高输出动圈唱头则与动磁唱头一样,不须另外加一级放大。
这样说来,高输出动圈唱头比较划算?
假若以不需要另加一级放大的观点来看,它的确是比较划算,也避免了多一级放大的音染。然而,由于它的针杆上面绕了太重的线圈,因此循轨能力大受影响。算起来,它也不一定比较划算。
升压器或唱头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要多少才适合?
这要看所使用的动圈唱头输出电压是多少而定。如果是0.2-0.5mv,则大约只需要10-20倍的放大就够。如果是0.1mv以下,则要有30一50倍的放大倍数。要知道,放大倍数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刚刚好就好。为什么?因为过大的放大倍数会带来电源干扰(哼声)与杂音的问题。
万一接上升压器或动圈唱头放大器之后有哼声要怎么办?
这是很常见的现象,解决办法有二。一是将升压器或放大器
远离电源(例如扩大机的电源部份);二是升压器或唱头放大器的放置方向要与其它电源成垂直方向。如果这样做了之后还是有哼声怎么办?那就是唱盘或唱臂的接地没有真的接到升压器、动圈放大器上。此时应该仔细的检查整个唱盘系统地线是否都连接起来、是否真的接到地。
为什么有人说动圈唱头要注重阻抗匹配?
动圈唱头由于所绕的线圈数少,电感的影响也就小。同样的,也由于线圈数少,阻抗很低,所以与后一级在阻抗的匹配上就显得很重要。一般低输出动圈唱头的阻抗大约在3一10Ω之间,假若下一级连接的是升压器(以线圈绕制),则升压器的输入阻抗最好要接近唱头的输出阻抗。假若下一级连接的是唱头放大器(以电子线路为之),一般的输入阻抗多定在100Ω。在此处,输出阻抗要低、输入阻抗要高的搭配原则仍然管用。换句话说,假设唱头的输出阻抗为3Ω,最好就搭配3Ω的升压器。如果搭配更高的阻抗,会使高频更突出一些。假设唱头输出阻抗为40Ω,而搭配的升压器输入阻抗只有3Ω时会怎么样?高频会有明显的衰减。
假若不小心将动磁唱头接上升压器或动圈放大器,声音会不会太大而烧毁扩大机、喇叭?
恰巧相反,声音反而会变得很闷,而且音量不大。为什么会这样呢?5mv的动磁唱头输出电压被放大了几十倍,不是很可怕吗?道理很简单,因为动磁唱头的输出阻抗很高(可能有1000Ω),而下一级的输入阻抗却很低(可能才5Ω)。这下子刚好违反了搭配的阻抗原则,因此不仅高频大量衰减,而且功率的传递转换也大减。
动圈唱头的阻抗匹配那么重要,动磁唱头是否也如此?
由于动磁唱头的阻抗大多以千为单位,因此搭配上多个几十欧姆或少个几十欧姆影响并不大。在前级的唱头输入端,通常都会有标准的47KΩ输入阻抗来匹配它,所以阻抗匹配对于动磁唱头而言问题不大。倒是电容量的匹配影响很大。可惜,除了较高级的前级备有电容量的匹配调整之外,一般前级的电容量匹配都是固定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如果要谈电容量的匹配,就要从唱头本身的电容量一路加上唱臂管内配线、唱臂线的电容量才有意义。然而,这些线材的电容量往往不可得,所以即使您有心,也会力不足。
唱头要不要像录音头一样消磁呢?
要!几乎只要是磁性的东西就会有磁性残留的问题,这有点像充电电池充久了容量减少一般,唱头唱久了也会有磁化的问题。以前坊间有卖唱头消磁器,现在不知还能不能找得到。
唱头的针杆材料会影响声音吗?
当然会!在以前,最普通的是铝合金针杆,再高级些就是錋针杆,再往上就是蓝宝石与红宝石针杆,最后当然也有钻石针杆。越坚硬的针杆传递振动的失真越少,而且共振频率也越高,对于声音的重播有好处.
针杆的长短也会影响声音吗?
理论上也会。越短的针杆刚性越佳,越长的针杆共振越多。然而,针杆不能无限短,它会产生唱头触底的问题。所以,应该说长短适中才是最好的。
针杆折弯了能不能折回来再用?
不能!针杆一旦折弯,即使再扳回来,也已经破坏了针杆本身的结构,对于完整的传递振动会有负面影响。
有人说唱头即使放着不用也会坏。为什么?
这应该是指针杆上的橡皮阻尼自然老化而言。一般而言,针杆上的橡皮阻尼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旦阻尼硬化,这个唱头等于就报销了。
有人将唱头的外壳拿掉,说这样听声音比较好,真有这回事吗?
理论上,由于少了一个可能会引起振动的空腔,因此唱头上不应该有的振动会减少,而使得声音更好。vanDenHul就依此理论做了一些没壳唱头。然而,您也必须考虑到当您将唱头的外壳拿掉之后,唱头上那四根输出端子还能否牢固?再者,裸露在外的唱头内部很容易就会沾上灰尘,甚至将线圈线弄断。那么多的灰尘黏附在针杆与线圈上时,一定会让您头痛不已。所以,在此奉劝您,即使声音真正会改善,您也要三思而后行。
针尖的种类有几种?
针尖的种类虽然不是难以计数,但是也多得说不完。不过,一般我们可以分为圆形针尖、椭圆针尖、超椭圆针尖三种。圆形针尖加工最容易,但是由于唱片沟槽是V形的90度角,所以它无法接触沟槽的底部。而椭圆针尖比较接近沟槽的形状,因此能够接触到更细微更底部的沟槽,当然它的效果会比圆形针尖还要好。超椭圆针尖就是在椭圆针尖的二翼再做精密加工,使得它的边缘更薄,更能接触更高频的沟槽。从以上的说明,可以了解超椭圆针尖所再生的频宽最宽,椭圆针尖次之,圆形针尖的高频再生能力最差。然而,越尖越薄的针尖如果调整不得当,也更容易产生杂音、定位不佳、容易磨损等问题。为什么针尖的形状不能做得像刻片头一样呢?这样效果不是最好吗?讲效果当然是最好,不过这样的针尖非常尖锐,很容易就将唱片「刻坏],所以大家都不愿尝试。
针尖要如何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