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齿长蠹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种类:鞘翅目

拉丁文:

Sinoxylon japonicus Lesne

分布及为害:

双齿长蠹 Sinoxylon japonicus Lesne 又名二齿茎长蠹、日本双棘长蠹。属鞘翅目长蠹科。分布于河北、苏州、合肥、西宁、青岛、昆明等地。为害海棠、紫荆、紫藤、红花羊蹄甲、合欢、柿、盐肤木、黑枣、槐和竹等。成虫与幼虫蛀食花木枝干,使枝条干枯或风折枝,幼树可全株死亡。被害初期外观没有明显被害状,等发现花木被害时,已为时过晚。该虫尤其喜欢为害树势衰弱的半干枝干。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6毫米左右。体黑褐色,筒形。触角棕色,末端3节特化为单栉齿状。前胸背板发达,似帽状,可盖着头部。鞘翅密布初刻点,后端急剧向下倾斜,斜面有两个刺状突起。卵白色,卵形,半透明。幼虫体长8毫米左右,乳白色,略弯曲。蛹白色,离蛹形。

生活习性:

华北地区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枝干韧皮部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取食为害,4月下旬成虫飞出交尾。将卵产在枝干韧皮部坑道内,每坑道产卵百余粒不等,卵期5天左右,孵化很不整齐。5~6月为幼虫为害期,以3~5龄幼虫食量最大。5月下旬有的幼虫开始化蛹,蛹期6天。6月上旬可始见成虫,成虫在原虫道串食为害,并不外出迁移为害。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才外出活动,8月中下旬又进入蛀道内为害。10月下旬至11月初,成虫又转移到1~3厘米直径的新枝条上为害,常从枝杈表皮粗糙处蛀入做环形蛀道,然后在其虫道内越冬。在秋冬季节大风来时,被害新枝梢从环形蛀道处被风刮断,影响翌年花木生长。

防治:

(1)生物防治。设置人工鸟巢,招引益鸟灭虫。(2)加强管理。注意检疫工作;合理灌水和施肥,提高抗虫性。 (3)药剂防治。3~4月成虫外出交配期及6~8月成虫外出活动时,喷施20%速灭杀丁3000倍液。因成虫外出不整齐,要选用药效长的药剂。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