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性原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直观手段,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并为形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有:

①直观手段的选用要符合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各科教学的特点。

②直观教具的选用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

③ 运用直观手段,要与教师适当的讲解相配合。

④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⑤教师要合理考虑使用直观教具的数量、时间和地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