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念
土壤潜育化(gleying process of soil)指土壤长期滞水,严重缺氧,产生较多还原物质,使高价铁、锰化合物转化为低价状态,使土体变为蓝灰色或青灰色的现象。
改良与治理
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土壤的改良和治理应从环境治理做起,治本清源、因地制宜、综合利用。主要方法措施如下:
1、开沟排水,消除渍害 在稻田周围开沟、排引水源,排灌分离,防止串灌。明沟成本较低,但暗沟效果较好,沟距以6-8m(重粘土)和10-15m(轻粘土)为宜。
2、多种经营,综合利用
稻田-养殖系统,如稻田-鱼塘、稻田-鸭-鱼系统。或者开辟为浅水藕、荸荠等经济作物田。有条件的实施水旱轮作。
3、合理施肥
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稻田N肥的效益大大降低,宜施P、K、Si肥以获增产。
4、开发耐渍水稻品种
这是一种生态适应性措施。探索培育耐潜育化水稻良种,已收到一定的增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