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红粉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中文名] 甘蔗红粉蚧

[别名] 蔗茎粉蚧、甘蔗粉炒壳虫、糖粉蚧

[学名] Saccharicoccus sacchari (Cockerell)

[ 目 ]同翅目

[ 科 ]粉蚧科

[寄主]甘蔗、芒草

[为害特点] 成、若虫群集在蔗苗基部或青叶鞘包着的蔗茎节下部蜡粉带上吸食汁液,致蔗株生长衰弱,或诱发煤污病。

[特征描述]

雌成虫体长4—5mm,椭圆形,稍扁平,外观臃肿肥大,背部硕厚,高2mm左右,暗桃红色至棕红色,外披白色粉状蜡质物。触角7节,足退化。主要营孤雌生殖。雄虫具翅,但很少产生。卵长0.5mm左右,长椭圆形,浅黄褐色。若虫与成虫近似,浅桃红色,初孵若虫触角、足发达。

[发生规律]

年生8代左右,完成一个世代约20—30天,秋季60多天,主要以若虫在蔗梢生长点或蔗根裂缝处越冬。可进行孤雌生殖,l也有少数个体能产下少量卵,每雌一生能产仔300多头。成、若虫匿居在甘蔗叶鞘下蔗节处,喜欢阴暗湿润环境。有时几十只至百余只成、若虫堆集在节处。初孵若虫行动灵活,能自行爬至蔗叶鞘或芽的四周,长大后的若虫,行动迟钝。每年7—9月发生最多,卵期2—3天,幼虫期20一30天,成虫寿命1—2个月。主要靠种子或蚂蚁搬运传播。

[防治方法]

(1)新建蔗园,严格选择无虫种苗。(2)甘蔗生长期粉蚧发生严重时应多次剥叶,把红粉蚧捏死,剥叶后及时灌溉,使甘蔗生长健壮。(3)发现蔗种带虫时用3%鱼藤精1500倍液浸种20小时消毒灭虫。(4)用敌敌畏和敌百虫进行蔗种消毒。(5)可用石灰水浸泡杀死蔗种中的红粉蚧。(6)经常剥除甘蔗红粉蚧赖以遮蔽保护的枯鞘和败残老叶鞘,促进通风透光,改善甘蔗栽培管理,恶化红粉蚧栖息繁衍的环境条件,可减少其发生为害。(7)在蔗苗栽插前或结合培土时,宜使用克百威颗粒剂撒施蔗苗根侧,并盖上薄土,以延长药效。

[地理分布]

广布国内各蔗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