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雅维利尼可罗·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年5月23日—1527年6月22日)是意大利的政治哲学家、音乐家、诗人、和浪漫喜剧剧作家,也是佛罗伦萨的爱国者、公务员,以及政治理论家。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他所写下的《君主论》一书提出了现实主义的政治理论、以及《论李维》一书中的共和主义理论。
马基雅维利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父亲曾是一名律师,但当他出生后,家中除了四壁图书外已经一无所有,所以他没有多少受教育的机会,完全依靠自学。
1494年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的统治被推翻,成立了共和国。1498年马基雅维利出任佛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的长官,兼任共和国执政委员会秘书,负责外交和国防,经常出使各国,会见过许多执掌政权的人物,成为佛罗伦萨首席执政官的心腹,他看到佛罗伦萨的雇佣军军纪松弛,极力主张建立本国的国民军。1505年佛罗伦萨通过建立国民军的立法,成立国民军九人指挥委员会,马基雅维利担任委员会秘书,并在征服比萨的战争中,率领军队,亲临前线指挥作战,1509年比萨投降佛罗伦萨。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教皇的矛盾中,他到处出使游说,力图使其和解,避免将佛罗伦萨拖入战争,并加强武装以图自卫。但当他1511年前往比萨时,教皇的军队攻陷佛罗伦萨,废黜执政官,美第奇家族重新控制佛罗伦萨。马基维亚利丧失了一切职务。
洛伦佐·美第奇成为佛罗伦萨大公,1513年马基雅惟利被投入监狱,受到严刑拷问,但最终被释放,已经一贫如洗,隐居乡间,开始进行写作,据他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描述:
“傍晚时分,我回到家中的书桌旁,在门口我脱掉沾满灰土的农民的衣服,换上我贵族的宫廷服,我又回到古老的宫廷,遇见过去见过的人们,他们热情地欢迎我,为我提供单人的食物,我和他们交谈,询问他们每次行动的理由,他们宽厚地回答我。在这四个钟头内,我没有感到疲倦,忘掉所有的烦恼,贫穷没有使我沮丧,死亡也没能使我恐惧,我和所有这些大人物在一起。因为但丁曾经说过: 从学习产生的知识将永存, 而其他的事不会有结果。
我记下与他们的谈话,编写一本关于君主的小册子,我倾注了我的全部想法,同时也考虑到他们的臣民,讨论君主究竟是什么?都有什么类型的君主?怎样去理解?怎样保持君主的位置?为什么会丢掉王位?对于君主,尤其是新任的君主,如果我有任何新的思路能让你永远高兴,肯定不会让你不高兴,一定会受到欢迎。”
在此期间,他完成了两部名著《君主论》和《论蒂托·李维<罗马史>的最初十年》。 洛伦佐死后,主教朱理·美第奇统治佛罗伦萨,立志改革政治,征询马基亚维利意见。1520年,他写成《战争之艺术》(The Art of War) 。1523年朱理当选教皇,为克莱芒七世,重新起用马基维亚利,让他编写《佛罗伦萨史》(The History of Florence),他将新书献给教皇,被赏赐120金币,《佛罗伦萨史》对于当时的佛罗伦萨人有这么一段描述:“他们在穿着和日常生活上,比他们的先辈更自由,在其他方面花费更多,花费在休闲、游戏和女人上的时间和金钱更多,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有更好的穿着,有更精明的谈吐,谁能以最精明的方式伤害他人,谁就是最能干的人。”并起用他为城防委员会秘书,参加教皇的军队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作战。 1527年,美第奇家族倒台,佛罗伦萨恢复共和制,马基亚维利想继续为共和国效力,但因为他曾效力于美第奇家族,不被共和国起用,郁悒成疾,58岁即去世。
他在写于刚遭贬逐不久的《君王论》(The Prince , 1513),被称作“邪恶的圣经”,乃一忠告君王的短书,焦点在终章讨论如何从外国支配下解放意大利的问题。虽然一些作家(最有名的是斯宾诺莎和卢梭)认为该书是讽刺君主政体之作,但是《君王论》显系为毛遂自荐而写的阿谀文章。安顿了流亡生活之后,马基雅维利一边经营农场,一边写作《论李维著罗马史前十书》,(Discourses on the First Ten Booksof Titus Livius , [1532] , 1950)。此书有一系列反省政治技巧,大量取例于罗马共和国,虽然明显流露其同情共和的观点,但其中对于无情和不道德的政治手腕的坦率讨论,却不少于《君王论》,因此遂令其恶名昭著。
马基雅维利批评以往的作家谈论政治时只涉及理想的与想象的国家,他宣称自己所处理的政治问题是具实效的真理(verita effettuale)。处于深思市民人文精神(civic humanism)传统的马基雅维利,极度关切城市的宪政体制以及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他对这个时期之苛酷现实作风的贡献,是他认识到具有政治家情操的英雄不必千篇一律遵循基督教的道德蒙诫,而实际上某些老套的道德格言压抑君王的结果却极可能直接导致其毁灭。他辩称,一个君王因此必须明了如何不为善(how not to be good),并且顺势 (according to necessity)运用这种体认。此外,他也认为正在巩固其权力的君王必须知道怎样支配人们的想象力。鲍吉亚(Cesare Borgia) 即能达到此境界;马基雅维利服职于佛罗伦萨共和国时曾与他交涉过。鲍吉亚曾派遣手下将领欧柯(Ramirro daorca) 以必要的残酷手段,镇抚新近征服的罗曼迦那(Romagna); 然后他差人杀了欧柯,使之尸体身首异处,弃置于席塞那 (Cesena) 的广场。此举是为了安抚当地的怨尤之声,而且无疑也想操纵人们的想象力。马基雅维利在《君王论》的第七章写道,这个残暴的景像“同时带给人们满意和惊讶”。有人常说,马基雅维利相信私人的道德生活和政治家的道德是两回事。然而,尽管他有犬儒的风格,但他对善恶率直认定的断然态度却绝不摇摆不定。统治者并未被赋与一种不同的道德原则;只是统治者被解释为道德本身的守护者,而于必要时得以侵犯道德规范。将其劝谏君王的语言换成对于正在出现的现代国家(他对此有敏锐的观察) 特征的描绘,这点便成了国家理由 (reason of state) 的观念。
马基维力绝非鼓励任何犯罪行为。政治家是文明的创造者,除非为了公益,他们的野心并无荣耀可言。他以稍带保留的态度,谈论政治活动里适当使用残暴手段的问题。必要使用残暴手段的判断标准是:它不能流于滥用。而且,这种效性与荣耀伦理的结合,是他极为独特的态度。马基雅维利在一段通常译为“目的合理化手段”的文字中写道:“当行为指控他时,行为的结果却应宽恕之”。但他所关心的不是道德的合理化,而是由臣民和史学家所做的适当判断。从这个技术的观点而言,宗教是重要的,因为它可使人勇于献身、强化其德行。马基雅维利以拉丁式风格,强烈反对教士干政,而且时常率直地反对基督教,因它的谦卑论削弱了政府,并阻止严肃的军事狂暴行为。他只赞美现世的英雄而非来生的虔诚奉献者。
写作《论李维著罗马史前十书》这一面的马基雅维利鲜为人知,却更历久弥新。在此书中我们发现一种社会冲突理论:人们相互斗争竟使国家保持统一,而免崩溃的趋势。他留传给后代思想家一个古典的理念,即任何持久的政体必须在君主、贵族、民主三种要素之间维持平衡。创造以及维系一个在市民公共领域中超越私人与家族偏执的国家,虽是人类的最高成就,但却有其终局的恶运。因为国家创造和平,和平带来繁华,当人们逐渐习惯繁华与和平的日子,他们便丧失公德,放纵私人的情欲;用马基雅维利的话说:自由屈服于腐化。这个强调公民参与的传统,甚至在近代早期欧洲的绝对君主政体中亦未曾断绝,而从法国大革命的时代开始即成为主流。它构成现代所谓“民主政体”的许多内容。
然而,在通俗的想象中,马基雅维利总成为以操纵取乐的代言人,及最善于描绘权谋的作家。许多革命冒险家从他那里找到遁词以掩饰他们本能的行为倾向。当社会心理学家在制作问卷测量人格的操纵倾向时,也记取了马基雅维利的这个角色。测验得高分的叫“high mach”,而比较不具操纵倾向的人则叫“low mach”
著名著作
《君主论》
《蒂托·李维<罗马史>的最初十年》
《论战争艺术》
《关于日耳曼国家的报告》
《论李维》
《佛罗伦萨史》
剧本
《曼佗罗花》 当今意大利文学经典之一
《克丽齐娅》
他所主张的政治权术思想被后人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绝对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威,这些思想都反映在他的著作《君主论》里面。他给政治家这样的建言:作为君主,应该首先让人畏惧,而不是被人爱戴。“人们爱戴君主,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惧则是基于君主的意志,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应当立足在自己的意志之上,而不是立足在他人的意志之上。” 认为君主要始终“保持着他的至尊地位的威严”。
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成效显着:
A、当他们与别人面对面直接交往,而不是间接地相互作用;
B、当情境中要求的规则与限制最少,并有即兴发挥时;
C、情绪卷入与获得成功无关时。
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会是好员工吗?这取决于工作的类型及你是否在评估绩效时考虑其道德内涵。对于需要谈判技能的工作和成功能带来实质效益的工作(如代理销售商),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会十分出色;而对于以下这些情况,如结果不能为手段辩护的工作,行为有绝对的规范标准以及上一段中所列出的叁个条件不存在时,很难预期高马基雅维里主义者会取得良好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