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商代大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90年11月17日,新华社消息:1973年,曾在考古界引起震动的江西吴城商代民居遗址仅是江西商代考古的开端。16年后,于距此不过20公里的新干县大洋洲乡又有晚商大墓的重大发现。这座“江南商代第一墓”是1989年9月20日当地乡民取沙筑堤发现的。

从发掘迹象看,墓穴内原放一椁一棺。椁长8.22米,棺长2.34米。它们的宽度分别为3.6米和0.85米。墓主人仅剩下一些沾满铜绿的牙齿,但墓内随葬品异常丰富。据统计,墓内仅青铜器就达480余件,鼎、钺等礼乐重器,戈、矛、刀、剑寻常兵器以及农用工具铲、锸、耒、耜种类繁多。另外,墓内还有300多件陶器用品及100余件玉器、玛瑙、水晶和绿松石饰品。

商周以前的江南地区在考古界一向被认为是“南蛮荒服”之地,在华夏民族的上古文明中缺少作为。但此座商代大墓的发现却令人耳目一新。出土文物中,某些青铜器、玉器的造型和纹饰具有中原青铜文化的明显痕迹。但很多器物的造型纹饰及铸造工艺又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色,器物表面普遍具有的带状燕尾纹饰及器物附件上具有强烈写实色彩的虎形雕塑在商代青铜文化中实属独树一帜。另外,出土的短剑、手斧和犁等在北方商墓中前所未见。特别是青铜犁的发现将我国犁耕的历史从西周向前推到了商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以及上海博物馆等单位的全国著名青铜器专家研究后认为,远在3000年前的赣江、鄱阳湖流域就已有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存在着与商殷王朝并行发展的奴隶制政权,墓主人极可能是这一方国的最高统治者。我国江南考古的这项重大突破,将改写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