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纳税所得额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般来说,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法律依据: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其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同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有抵触的,应当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计算纳税。纳税人不得漏计或重复任何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

应纳税额的确定:按照规定,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 ,采取核定征收 :

①依照税收法律规定可以不设帐簿 ,或按照税收法律规定应当设置但未设置的;

②只能准确核算收入总额 ,或收入总额能够查实,但其成本费用支出不能准确核算的 ;

③只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支出,或成本费用支出能够查实,但其收入总额不能准确核算的;

④收入总额及成本费用支出均不能正确核算,不能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纳税资料,难以查实的;

⑤账目设置和核算符合规定,但并未按规 定保存有关帐簿、凭证及有关纳税资料的;

⑥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 逾期仍不申报的。

【概念】

应纳税所得额,简称应税所得,是自然人或法人在一定期间内,由于劳动、经营或投资而获得的继续性收入,扣除为取得收入所需费用后的余额。广义上包括一切收益,狭义上只包括有连续来源的收入,如经营利润、工资、股息等,扣除相应费用后的纯收入,不应包括临时、偶然的一次性所得。

【特征】

1. 应税所得是有合法来源的所得

2. 以连续性所得为主

3. 以净所得为主

4. 应税所得为货币所得,是能够提高纳税能力的所得,仅限于经济上的所得,不包括精神上所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