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凌霄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榆林城,其重要标志就是“北台南塔中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的明清建筑古迹。“北台南塔”是指城北的“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和城南的凌霄塔。

其中,凌霄塔(如图所示)亦名文笔塔,为榆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榆林城南榆阳桥东侧山峰上,位于榆林城南榆阳桥东侧山峰上,始建于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后可能遭毁,有记载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建造,详细年代待考证。原为榆阳寺中之塔,寺在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被毁,惟塔独存。塔为楼阁式八角形13层砖石结构建筑。高43米,底边周长33.9米。1983、1987年维修塔基,用青砖包砌塔基土墩,并建围墙大门。在塔的最底层,四面开门,由下往上,每层各面皆开有一窗,各 层飞檐之上系有8个风铃,随风摇荡,悠然成韵。

该塔通体砖砌空心结构,呈八角柱体形。塔身每层砖雕仿木斗拱脚檐,木椽挑檐角,并挂有风铃,迎风叮当,如同奏乐。塔顶为圆形砖拱,上覆琉璃碧瓦。在塔的最底层四面开门,由下往上,每层各面皆开有一窗。塔内有砖阶和木梯,游人可拾级而上顶层俯视古城景色。凌霄塔旧为榆林八景之一-“南塔凌霄”。

凌霄塔是榆林附近的制高点,登上塔顶,榆林全城,尽收眼底。历史上在榆林发生的战争之中,双方都为争夺凌霄塔高地付出很大的代价。明末,李自成和李过攻打榆林城,都是先攻占的凌霄塔。1947年,解放榆林的战役,也在凌霄塔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