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1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疔疮疾患之一。多生于手足,臂[月需]等部,因容易腐烂,病势急骤,故 名。发病前常有局部创伤与泥土等污物接触感染,加以湿热火毒内蕴,毒聚肌肤而成。初起患部胀痛,周围肤色暗红,迅速蔓延成片,并可起大水 庖,流出腐臭脓液或渗出液,疔毒周围紫黑色,全身症状常有寒战高热,神昏谵语等。如身热退,流出稠脓,疔毒界限清楚,可望腐肉新生,收口 渐愈。如发热不退,肿势散漫,神识昏迷者,即属「疔疮走黄」。

烂疔

病名。本病是一种发生于皮肉间容易腐烂之急性感染性疾患。十三丁之一。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该疔多发于足部,由皮肤破损染毒或湿热火毒蕴蒸肌肤而发。初起患处胀痛,且成暗红色,迅速漫延成片,继则出现“胀裂样”疼痛,患肢可见水肿,有暗红色分泌液的小水泡出现,溃后出现淡棕色浆水,皮肉腐烂,周围转为紫黑色,疮面略呈凹形。重证可伴高热头痛,神昏谵语。治宜清热解毒利湿,可用黄连解毒汤,犀角地黄汤,三妙丸合方加减。初起皮色见暗者,以玉露散外敷;如皮色呈紫黑者,可用蟾酥合剂或蟾酥饼涂敷患处。如腐去可以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盖贴收口。若身热不退,神昏,或见患处腐烂继续漫延者,属逆证,为毒邪走窜内攻。证治参见疔疮走黄条。治宜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本病类似气坏性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