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悟 拼音: wù, 笔划: 10
部首: 忄 五笔输入法: ngkg
笔顺编号:4421251251
基本解释:
悟
wù
理解,明白,觉醒:醒悟。领悟。参(c乶 )悟。感悟。觉悟。大彻大悟。
详细解释:
悟
wù
【动】
(形声,从心,吾声。本义:理解,明白)
同本义〖understand〗
悟,觉也。——《说文》
悟彼蟋蟀唱。——《文选·谢混游西池诗》
慧然独悟。——《素问·八正神明论》
未悟见出,意不自得。——《后汉书·张酺传》
悟已往之不谏。——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闻而悟之。——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悟前狼假寐。——《聊斋志异·狼三则》
悟大光明法。——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又如:觉悟(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悟心(悟性。对事物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悟宗(明了、会通佛理之宗旨);悟悦(因了悟而喜悦);悟理(领会道理);悟物(了悟物理);悟明(了悟真言);悟佛(了悟佛理);悟禅(参悟禅理);悟道参玄(宗教语。领会和推究宗教中玄妙之理)
觉醒;觉悟。通“寤”。睡醒〖awake〗
行事,适有卧厌不悟者,谓此为天所厌邪?——王充《论衡·问孔》
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江淹《杂体诗》
怛惊悟兮无闻。——《文选·潘岳·寡妇赋》
又如:悟觉(觉悟);悟门(觉悟的门径)
启发;使觉悟〖arouse〗
冀悟迷惑之心。——《论衡·对作》
又如:悟主(使主上觉悟);悟发(启发)
通“晤”。相对〖meet〗
过耳悟目之交。——《潜夫论·明忠》
悟言不如罢,从夕至清朝。——《文选·谢惠连·泛湖归出楼中玩月》
又如:悟对(聚会)
通“牾”。抵触〖conflict〗
大意无所拂悟,…。——《韩非子》
国无刑罚,则百姓之悟相侵也立见。——《吕氏春秋·荡兵》
人不敢悟视。——《战国策·燕策三》
大忠无所拂悟,辞言无所击排。——《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今人卒得鬼刺痱悟,杀雄鸡以傅其心上。——《风俗通议·雄鸡》
悟
wù
【名】
悟性〖unstanding〗。如:悟捷(悟性敏捷);悟敏(思维敏捷)
悟彻
wùchè
〖comprehendcompletely〗完全领会
悟彻错误
悟道
wùdào
〖graspthetruth〗领会道理,佛教指领会佛理
悟道成佛
悟会
wùhuì
〖grasp〗理解
悟解
wùjiě
〖comprehend〗对佛理的领悟;理解;领会
他这句话我很久才悟解过来
悟性
wùxìng
〖understanding;comprehension〗指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这孩子有悟性,一点就明白
相关词语:
追悟
至死不悟
贞悟
证悟
执迷不悟
颖悟
英悟
颖悟绝伦
颖悟绝人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悬悟
秀悟
一闻千悟
醒悟
晓悟
心领神悟
玄悟
惺悟
悟境
悟发
悟空
悟寂
悟澈
悟禅
悟心
悟解
悟慧
悟宗
悟捷
悟理
悟佛
悟道
悟赏
悟会
悟入
悟悦
悟悔
悟门
悟主
悟头诗
悟物
悟彻
小说《悟》

作者:敖歌
责编:刘青梅
ISNB:978-780240-229-4
CIP:(2008)118380
出版:大众文艺出版社
字数:237500字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内容介绍
《悟》主要讲述60后中国出现的一代迷惘者,他们生活在自己的时空中,
但又不得不面对80、70后两代人的冲击,常常不能左右自己的命运,在面对
“罪恶”、“罪孽”、“罪行”三大挑战时,往往处于极度反扑的状态。一方面
渴望平静如从前,另一方面是没有了从前的“平静”,灵魂深处高度压抑,从
而爆发出“土特产商业”、“黑道经济”、“家园”三个主题命运的认识和回归。
作者自序
想写这部书的内容,已经有好多年了,一直因为家务事缠身而没能实现。到了2002年春,我发现自己的心也随同小说的内容结构在发生着变化,于是忙忙乱乱地拿起笔来写。我的大多数创作时间都只能依靠晚上进行,由于我不是靠国家拿工资吃饭的人,因而更多的时间必须花在一家老小的生存上,起早贪黑地忙碌久了也就成了平常事,所以进展很慢。生活虽然过得很清苦,但看着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长大,还是多有成就感的。 2003年夏天,记得那天是周三,我的《悟》终于完成了最后一个字。夫人说将手稿送出去录排成word文档,我说等过些时候钱宽余点再拿去录排好些。可谁曾想,这年夏天的雨成了我心血作品的第一批读者,它们从我住的住房窗外飞进来,将所有文字“读”得几乎成了一张张漫画。待我回家发现这一切后,我的心都碎裂了。说真的,自小学起就创作并发表无数的作品,但真正要让我自己评价自己已经成型的哪一部作品最好时,我会毫不迟疑地肯定说是这部《悟》了。不论读者朋友怎么评价是非,我依然如此回答。
2004年刚过完年,我想我不能拖得太久,否则,曾经有过关于《悟》的一些创作记忆恐怕会忘记掉,于是只能在非常奔忙的日子里拚命抓时间来二次重写《悟》。为了不再出现第一次创作的苦果,这次我选择了写一点点就交出去录一点点。为了活下去,我只能写写停停,停停写写。毕竟,家园的生存才是首要的。期间,我的烟瘾增加了三倍多,发展到每天要抽五包“五牛”牌香烟。我曾对我夫人开玩笑说,如果我抽烟抽死了,一定要去找成都卷烟厂讨要一张“五牛牌光荣烟民”的荣誉称号回来,然后挂在我的遗像上方。
到了2005年冬天的最后一个日子,我的这部《悟》终于得以二次完成。夫人也从当初的少女变成了一介妇女,她看着我坐在破书桌前发呆,走来问我要不要吃点年夜吃。我突然间落泪了,我说,我们活着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死者都没有快乐。但夫人还是忧郁着送来一根年夜饭香肠,说我就像一架没有生命的“发动机”,可以同时间创作三部不同类型的小说,真是让她穷也幸福极了,意思是嫁对了人。我说,这部《悟》就算是赠予她的专用读物。或许夫人受了我的这一感染,也跟着掉下泪来。其实,我何尝不知道她也渴望吃上一顿好饭,穿上一件好衣,住上一间好房,坐上一部好车。但这一切,对于一介自封为“有意义的作家”的我来说,那是一种梦,一种令人发抖的梦。所以,书刚写完,我就逼夫人离开了我。
2006年到2007年间,我反复精心修改《悟》的内聚力和原动力,直到又是一个冬天的结束,才认为完全符合了我心中对于《悟》的真实探索。我觉得,这个世界,人之所以能因为外力而活得人模狗样,是因为人完全可以在不借外力的情况下,通过感悟、顿悟、觉悟、醒悟而获得狗模人样的思想,这些思想足以让人变得极端复杂而又无比单纯。
年少时,父亲对我讲,好人三十不懂事,四十不醒事,五十不明事,六十不悟事,七十不知事;坏人则十岁起就明明白白地过日子了。我听了却不懂,现在发现这话真是对好人的经典总结。这好人一生还真就稀里糊涂地活完了一辈子,虽谈不上什么“白活”了,可与“白活”也差不了多少,天天不是背起道德转圈就是背着仁义转悠,不知道累的永远是好人,哎!这个世界……
2008年5月12日,这天,我正在为小说主人翁思考,为什么他一定要将巨额财产送给别人呢?得找一个最最合理的理由才行啊?就在当天14.28分,地震给我带来了答案……
2008年10月18日于妙品书坊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