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家黄志龙 男,浙江省诸暨市人,1962年9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系,获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系(在职),获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学位。1990年4月起在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系工作,主要从事石油天然气地质,油气运聚成藏和分布规律以及资源评价工作。先后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单独或合作出版专著5部。
主要论著目录
1. 松辽盆地南部低阻储层特征及其形成机理,200605 天然气工业
2. 塔里木盆地东部英南2气藏天然气散失特征 200606 天然气工业
3. 恢复地层剥蚀厚度的一种新方法-包裹体测温法 200601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4. 碳酸盐岩有效排烃动力条件与临界有机质丰度关系 200512 石油勘探与开发
5. 莫里青断陷天然气成因与运聚模式 200503 天然气地球科学
6.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盒8段古含气范围的地质地化分析 200404 现代地质
7.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地区油气成藏过程 200301 石油大学学报
8.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天然气成因类型 200303 天然气工业
9.碳酸盐岩生气的热模拟实验 200304 地质科学
10.碳酸盐岩与泥质烃源岩生气规律对比研究 200301 地球化学
11.川西平落坝气田原生与次生气藏烃类组成特征 200301 天然气地球科学
更多。。。
近三年主要科研成果
1、塔里木台盆区天然气运聚动平衡研究(2004-2005年国家十五攻关项目)
2、中国典型叠合盆地碳酸盐岩烃源岩生排烃机理与效率”(“973”项目)
3、吐哈盆地天然气成因类型分析及成藏特征研究(2004年吐哈油田公司项目)
4、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油气分布与成藏特征(2004年新疆油田公司项目)
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
1、天然气封闭条件研究,1990,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
2、天然气聚集及封盖条件研究,199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5)
力学家黄志龙,1965年6月生,198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固体力学专业(指导教师为武际可、王大钧教授),2005年6月浙江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指导教师为朱位秋院士)。1989年进入浙江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固体力学研究所任教,2000年6月-12月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系合作研究,2007年1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系合作研究,2002年升为教授,现任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力学系主任及应用力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他长期从事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特别是随机激励的耗散的Hamilton系统理论方面的研究,对随机动力学系统的精确平稳解、等效非线性系统法、随机平均法、随机稳定性、随机分岔、混沌、动态可靠性及随机最优控制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得到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已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9篇,自2000年以来18篇论文SCI他引100余次,以第二完成人完成的项目“随机激励的耗散的Hamilton系统理论”获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还长期致力于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的结构分析研究,编制了火电厂大型自然通风冷却塔的抗振及稳定性分析程序,该程序成为国内火电厂自然通风冷却塔设计的主力程序,并被邀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修订的起草人。他获2003 年度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2004 年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二层次培养人员, 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获2005 年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第一完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