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忌赛马——出处
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事例。
田忌赛马——原文
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初中语文扩展阅读》文言文第117篇。)
田忌赛马——译文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用言辞打动齐国使者。齐国使者觉得此人不同凡响,就偷偷地用车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识他,并且待如上宾。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胜。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威王向他请教兵法后,就请他当作老师。
田忌赛马——故事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商量好,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 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 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 “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 “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 孙膑摇摇头说: “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 田忌毫无信心地说: “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 便站起来讥讽地说: “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 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 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 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齐威王轻蔑地说: “那就开始吧!” 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 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 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 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 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 了。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当然是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
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
通过写孙膑为田忌设谋,使田忌在与齐王的赛马中取胜的故事,表现了孙膑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运筹能力。小中见大,写出了人物特点包含简明的运筹学原理。
重点生字
忌:jì
嫉妒,憎恨:猜忌。忌才。忌能。忌妒。忌贤妒能。害怕,畏惧:顾忌。肆无忌惮。禁戒:忌戒。忌食。忌讳。禁忌。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迷信称不吉利的日子:忌日。忌辰。生忌(已死父母的生日)。
笔画数:7;部首:心
造句:在家里没有那么多忌讳,有什么话尽管说。
膑:(膑)bìn
同“髌”。
笔画数:14;部首:月
造句:孙膑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军事家。
瞪:dèng
怒目直视:瞪眼。瞪视。睁大眼睛发呆:目瞪口呆。
笔画数:17;部首:目
造句:他瞪视着面前得敌人,英勇不屈。
惑:huò
心疑不定,不明白对还是不对:疑惑。困惑。惶惑。智者不惑。使迷乱:迷惑。惑乱。惑人耳目。蛊惑人心。
笔画数:12;部首:心
造句:他心中的疑惑渐渐消失了。
讥:(讥)jī
讽刺,挖苦:讥讽。讥评。讥笑。讥诮。冷讥热嘲。查问,察问。指责,非议:讥议。讥弹(t俷)(指责,抨击)。规劝。
笔画数:4;部首:讠
造句:不要讥笑他,他会重新振作起来的。
讽:(讽)fěng
不看着书本念,背书:讽诵(抑扬顿挫地诵读)。讽咏。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讽刺。讽谏(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讽喻(一种修辞手法,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讽一劝百。
笔画数:6;部首:讠
造句:这种讽刺对她来说是一种侮辱。
蔑:(⑤衊)miè
目受伤而不明。无,没有:蔑以复加。小:蔑视。轻蔑。灭:“而蔑杀其民人,宜吾不敢服也”。涂染:诬蔑。污蔑。
笔画数:14;部首:艹
造句:我蔑视这种禽兽的行为。
序:xù
次第:顺序。秩序。次序。工序。程序。序数。排列次第:序次。序列。开头的,在正式内容之前的:序言。序跋。序曲。序幕。序论。古代指送别赠言的文字。指季节:四序。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庠序。
笔画数:7;部首:广
造句:大家买东西都按顺序来,谁也别夹塞。
●重点词语
垂头丧气:形容失望的神情。在课文中是写田忌缺乏再赛的信心。
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主意,有打算。在课文中,是说孙膑经过对主客观情况的分析,已有转败为胜的策略和把握。
目瞪口呆:眼睛直盯着不动,嘴说不出话来。形容齐威王吃惊而发愣,觉醒过来为时已晚了。
扫兴: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挖苦:用尖酸刻薄的话讥笑人。在课文中是说田忌此时连好朋友的诚挚帮助都错误地理解了。
疑惑:怀疑不解的意思。
讥讽:用尖刻的话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或某种表现。课文指齐威王嘲笑田忌赛马输了。表现出齐威王骄傲自满的弱点。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的意思。文中指齐威王只凭马力不善智谋的盲目骄傲。
●课文生词
疑惑(yíhuò):心里不明白,不相信。
讥讽(jīfěng):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指责或嘲笑对方的缺点或表现。
夸耀(kuāyào):向别人显示自己有本领、有功劳、有地位、有势力等。
轻蔑(qīngmiè):瞧不起。<例句>他轻蔑地看了看对方,态度十分傲慢。
●近反义词
近义词:约定——约好夸耀——炫耀讥讽——讥笑
扫兴——败兴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反义词:疑惑——坚信目瞪口呆——谈笑自若垂头丧气——趾高气扬
●课文成语
胸有成竹(xiōngyǒuchéngzhú):画竹子时,心里已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又叫“成竹在胸”。
目瞪口呆(mùdèngkǒudāi):睁大眼睛直盯着不动,说不出话来,形容因受惊、害怕而愣住的样子。出自《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转败为胜(zhuǎnbàiwéishèng):扭转失败局面,变成胜利者。出自汉·刘向《管子书录》。
垂头丧气(chuítóusàngqì):低着头有气无力的样子。形容受到挫折或失意时情绪低沉的样子。出自唐·韩愈《送穷文》。
得意洋洋(déyìyángyáng):形容得意时神气十足的样子。出自《荀子·儒效》。
●学习目标
1、读熟课文,弄清两次赛马的情况。
2、进行思维训练,领悟孙膑的聪明才智,并自主选择合适的方式有所表达。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表情朗读、表演等形式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培养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4、掌握课后生字。
●课文重点
本篇课文是借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和齐威王赛马时转败为胜的故事。说明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细致观察,认真思考,采用恰当的方法,才能取胜。
课文是按照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可分成三段:
第一段(一、二节)初赛失败。写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次三场都失败了。这一段重点讲了比赛的规则和方法,以及田忌三场都失败的原因。本段中写“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这说明彼强我弱。可是比赛的时候却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所以田忌都失败了。“各自”是各人自己的意思,这个词说明各人自己给马分等级,决定出场顺序,田忌如能认真分析马力的情况,扬长避短,变劣势为优势,就可能取胜。田忌只凭马力,不用智谋,赛法不当,所以失败了。
第二段(第三节至“那就来吧。”)孙膑献策。主要写田忌在孙膑指点下决定再战,齐威王应战。这一段主要写三个人的对话和他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
第三段(从“一声锣响”至最后再赛胜利。)写孙膑帮助田忌用调换出场顺序的办法战胜了齐威王,点明孙膑以智谋取胜。第一场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输了。第二场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赢了。第三场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赢了。结果是田忌两胜一负,赢了齐威王。使学生懂得,第二次赛马方法,可以把赛马的力量对比转为彼弱我强,其余的方法均对田忌不利。从而让学生明白孙膑善于动脑和惊人的智慧。为课文末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所包含的深刻含义的理解奠定基础。
课文以“赛马”为线索,具体记叙了比赛的过程。在结尾处画龙点睛地说明了比赛胜利的原因。
●难句解析
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的实力与田忌同等级的马的实力相比,均占优势,所以第一次比赛的结果,田忌皆告失败。
2.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这句话是讲孙膑认为可以取胜的根据。由于孙膑看了第一次赛马的情形,仔细比较了双方各个等级的马,在认真分析思考之后,想出了“我有办法让你取胜”的对策,可见他足智多谋。
●段落大意
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写田忌初赛失败,很觉扫兴。
第二段(第3—9自然段):写孙膑献策,鼓励田忌再赛,田忌决定再赛一次。
第三段(第10—17自然段):写田忌按孙膑的办法取得了再赛的胜利。
第四段(最后1自然段):总结再赛胜利的原因。
●课文中心
本文通过田忌赛马的故事,说明调查研究,积极开动脑筋,运用智谋在竞赛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对抗竞赛中,胜败不仅取决于物质条件,策略的优劣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写作特点
1.课文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课文紧扣赛马,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初赛失利、孙膑策划、再赛胜利三个层次,记叙条理十分清楚。
2.课文以记事为主,人物着墨不多,但十分生动。如:田忌:初战失利,垂头丧气,但听孙膑的话,不甘失败,转败为胜。孙膑:善于观察、分析,胸有成竹,足智多谋。齐威王:骄傲自负、麻痹轻敌,见物不见人,头力不斗智。
●精彩语段朗诵
这篇文章中对话较多,要注意不同人物的说话语气,而同一人物的说话语气要随故事的发展而变化。孙膑的话要读得肯定,宜用中速,变化不宜太大。而读田忌的话,语气要从生气到疑惑再到没有信心最后信心十足。如: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此处宜用升调);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此处宜用降调)。在读齐威王的话时,要表达出他的得意,不以为然的心情、神态。
●课文知识拓展
田忌:战国初期齐国的著名战将,曾率兵先后在桂陵、马陵大败魏国军队,封于徐州,深受齐威王的信赖和喜爱。他和孙膑是军事上合作,生活上互相关心的好朋友。
●课后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déyì yang yángjī fěng
( 胸有成竹) ( ) (讥讽 )
mù dèng kǒu dāichuí tóu sang qìshun xù
(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 ( 顺序)
二、查字典填空。
1.用音序查字法查“忌”,应先查(心),再查音节(ji),它是个(上下)结构的字。
2.用数笔画查字法查“丧”气,应查(1)画,读音(sang),组词(垂头丧气)。
3.“赢”的读音是(ying),"嬴"的读音是(ying )它们可以分别组词为(赢获)、(姓嬴)。
三、判断下面是否正确。
(1)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孙膑,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对)
(2)这篇课文主要是批评齐威王骄傲自满结果导致失败。()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遇到问题要善于思考,找出最佳办法。()
●思维创新训练
有个阿凡提的故事叫《解梦》。一天,皇帝梦见一个人把他的牙全都拔光了。皇帝觉得不吉利,要群臣为他解梦。问到丞相,丞相说:“梦的意思是陛下全家将比陛下先死”。皇帝听后勃然大怒,认为这是诅咒皇帝全家,于是将丞相处以极刑。这时正赶上阿凡提起来,皇帝叫住阿凡提,又让阿凡提解梦。阿凡提想了想说:“梦的意思是陛下将比你所有的家属长寿。”皇帝听了眉开眼笑,宣布赐给阿凡提锦袍。
亲爱的读者,他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为什么阿凡提能免一死?他用的是什么妙法?
●相关知识
《田忌骞马》一文,选自《幼儿寓言百篇》,叙述了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教大将军田忌骞马,胜了齐威王的事。三人形象生动鲜明,栩栩如生。课文最后充满哲理的一句,点明了寓意,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本文情节简单语言浅显,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赛马的经过。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讨论并分析人物的形象。
⒈不动脑筋的田忌。田忌与齐威王比赛,连输三场。他虽不甘心失败,但不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考虑下一步对策,只是垂头丧气。在孙膑必胜话语的鼓舞下,才向齐威王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⒉足智多谋的孙膑。正当田忌初战失利时,孙膑把他招呼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一个“拍”,表现了对朋友的亲切、真诚。“从刚才的情况看”,表明他的智慧来自对实际的调查研究。接着孙膑满怀信心地鼓励田忌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说明他在认真观察、仔细分析的基础上,早已筹划好取胜的策略。可见孙膑足智多谋。
⒊骄傲自满的齐威王。初战胜利他便“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对田忌进行讽刺。当田忌要求再赛一次,他便轻蔑地说:“那就来吧!”一个“轻蔑”把他骄傲自满、麻痹轻敌写得活灵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