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舟覆舟zài zhōu fù zhōu【释 义】 载:承载;覆:颠覆。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人民是决定国家兴亡的主要力量。
【出 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示 例】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所宜深慎。(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分句;比喻民心向背的重要性。
【近义词】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原文】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注释】
舆:《老子·八十章》:“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论语·卫灵公》:“在舆,则见其倚於衡也。”《考工记》:“舆人为车。”《说文》:“舆,车舆也。”这里用为古代的大车之意。
【译文】
马惊恐车,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在车上;平民百姓惊恐政事,那么君子就不能安坐政位。马惊恐车,就不如使马安静;平民百姓惊恐政事,就不如给他们实惠。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传说:“君主,是船;平民百姓是水。水能承载船只,也能倾覆船只。”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说明】
本节紧接上节,论述的仍然是人才问题。驾驭马车,就必须要有善驾的人才,处理政事政局,也就需要专门人才。处理政事政局的人才需要懂得什么呢?那就是要选拔贤能的人,推举忠厚恭敬的人,提倡孝敬和友爱,收养孤寡之人,补助贫穷的人,如果这样,那么平民百姓就会安心政事政局,然后君子也就会安于政位。否则,人民百姓就会象洪水一样倾覆冲翻君王这只船。所以,管理治理国家,非要有专门的管理人才不可。
【成语故事】战国时邯郸籍著名思想家荀况,在他的著作《荀子·王制》篇中,说:“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者载舟,水者覆舟。“意思是说:统治者是一条船,而广大的民众犹如河水,水既可以把船载负起来,也可以将船淹没掉。
唐太宗对荀子的这一思想十分欣赏,在与郡臣讨论国家的治理问题时,多次引用和发挥了这一观点,他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和唐太宗,都看到了人民的伟大力量,强调了依靠人民力量的重要性。他们的这一思想,为后来历代统治阶级所接受。后世由此简化出“载舟覆舟”这一成语,用以比喻人民力量 伟大说明尊重民情民意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