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散装水泥的定义散装水泥是相对于袋装水泥而言的。它是指水泥从工厂生产出来之后,不用任何小包装,直接通过专用设备或容器、从工厂运输到中转站或用户手中。
二、散装水泥的基本特征l.水泥从生产厂直接运输到用户手中,或者经过中转站再运到用户手中,都不使用纸袋或其他任何材料的小包装,只能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如专用车、船或集装箱、集装袋,并且以水泥的自然状态进行储存。
2.散装水泥从工厂库内出料、计量、装车、卸车等全过程都可以实现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不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
3.散装水泥从出厂到使用,在流通环节中无论经过多少次倒运,水泥始终都在密闭的容器中,不易受到大气环境(如刮风下雨)的影响,因而水泥的质量有保证,与同期生产出来的袋装水泥相比,其储存时间长,有利于水泥厂进行均衡销售。
4.散装水泥的生产成本比袋装水泥低,同等标号的水泥,散装比袋装可降低成本百分之二十左右。
三、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水泥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建筑材料。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水泥品种的不断增加,水泥的用途也更加广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已明确指出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而水泥又是建筑业发展离不开的主要原材料;其次,交通运输业是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基础产业,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大量的水泥,如修公路、修铁路、建港口、建机场、铺设石油管道,哪一项工作都离不开水泥;再就是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尤其是像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这样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都需要大量的水泥;另外,广大的农村基本建设,如农民盖房、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每年都需要大量的水泥,可见,水泥的用途十分广泛。除此之外,煤矿、油井等开采也需要大量的特种水泥,总之,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为社会服务的各种场所、设施建设也都离不开水泥,所以,水泥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奠基石的作用。
四、发展散装水泥的经济效益发展散装水泥不仅是对水泥传统的流通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建筑施工的高效化和现代化,而且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1.发展散装水泥可以使水泥生产企业获得经济效益。我们知道,水泥的生产成本主要由原材料、燃料、设备折旧、人工费等几大部分组成,其中燃料与人工费大约占水泥生产成本的20%左右。如果生产散装水泥,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费,同时由于不需要包装车间了,可以节约电、包装纸及缝袋用的棉纱等,综合起来计算,生产散装水泥比袋装水泥可降低成本20%左右。
2.发展散装水泥为用户也带来效益。根据我国水泥销售市场的情况,散装水泥销售价格一般比袋装水泥便宜,按照目前包装纸价格,每吨散装水泥与袋装水泥出厂价相差25—30元,如果扣除“以散养散”费(后面解释)5元后,用户购买散装水泥,每吨还可以便宜20~25元,这对于水泥用量大的用户来说,是一项大的节约。可以大大降低工程项目的造价。
3.发展散装水泥可为国家节约木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
据测算,每生产一万吨散装水泥可节省包装纸60吨,折合木材330立方米,生产60吨纸需要电7.2万度,煤78吨,烧碱22吨;另外,每运输一万吨散装水泥,比运输袋装水泥可减少水泥损失4%。
五、发展散装水泥的社会效益和战略意义发展散装水泥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其经济效益,因为它对社会的影响面十分广泛,受益的对象是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其主要表现如下:
1.使用散装水泥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人民生命财产少受损失。因为散装水泥出厂时其安定性较好,质量有保证,运输与储存中又不容易受潮变质,因而用于工程建设中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保证,而袋装水泥在运输储存中容易受潮变质,降低强度,如不注意,会给工程带来不安全的隐患或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
2.发展散装水泥可以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实现水泥企业的文明生产。我国传统的水泥生产,都是以纸袋包装方式出厂,包装车间大多数以体力劳动或半机械化操作为主,工人的劳动环境十分恶劣,身心健康受到较大影响,如果水泥以散装方式出厂,完全可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劳动,而且可以改变工厂的生产环境,使水泥生产企业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发展,从过去的高污染行业向花园式文明生产企业发展。
3.发展散装水泥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袋装水泥不仅在装卸、运输过程中由于纸袋的破损,会给周围环境带来粉尘污染,而且在使用中,由于不断拆袋,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另外,以使用袋装水泥为主的现场拌搅混凝土施工,还给周围地区带来噪声污染。如果使用散装水泥,发展预拌混凝土,上述情况基本上不会发生,对社会是十分有益的。
4.发展散装水泥可以保护生态平衡,节约资源和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战略性意义。因为发展散装水泥可以节省木材,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保护了森林,有利于生态平衡。据有关部门提供,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3%左右,比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22%低9个百分点;如按人均森林占有量我国不足2亩,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就是在这样森林贫乏的情况下,目前每年用于水泥包装的木材相当于我国原木产量的20%以上。如果我们能把这部分木材节省下来,一方面可以为国家节省资源,使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少砍伐一些森林,多留一些绿色植被,使自然生态保持平衡,起到防风、防砂、防洪水和净化空气的作用,从而给人类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从这个角度考虑,发展散装水泥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造福于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其战略意义十分深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