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时五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食时五观。指的是在东亚佛教的禅宗在用餐之前所要做的一种观想。又称之为:五观文、食事五观文、食事训……等。原文出自唐朝道宣大师的四分律行事抄。

此五观为:

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反省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做了多少事。也想想这些食物的得来不易。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可以承受这些供食。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要防止心念起三种过失:对上等食不因其美味起贪著心;对中等食不起痴心;对下等食不因不好吃而起嗔恨心。食物皆是众缘和合而成,故不应过度执著。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应将食物视为滋养四大假合肉身之药,不起贪著之心。

为成道业,因受此食。

为了滋身修行,成就道业,所以食此食,借假修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