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概述所谓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总目标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具体目标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主要任务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认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同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相适应,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必然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拖经济发展的后腿。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是认为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

三是认为权力过分集中是旧的传统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总病根”,政治体制改革要注重解决权力过分集中这个根本问题。

四是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坚定不移的目标,绝不允许有任何动摇。

五是认为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是传统政治体制的主要弊端,政治体制改革要把党政分开放在第一位,这是一个关键。

六是认为政治体制改革要致力于改善党的领导,党只能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要坚决铲除“以党治国”这个“国民党的遗毒”。

七是认为肃清思想政治方面封建主义的残余影响,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个任务重点在于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

八是认为政治体制改革要坚持既坚决、又审慎的方针。决策一定要慎重,看到成功的可能性较大以后再下决心,但改革总要有一个期限,不能太迟。

显然,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是对国内国际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集中体现和凝聚了全党的智慧,构成了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措施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执政思想的转变

3服务型政府构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