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糖的发现John rollo在1797年发现了尿糖。John rollo通过对Meredith船长的观察,发现当Meredith吃面包,谷物,水果等植物食品的时候,尿糖增多;而吃肉类食品的时候尿糖相对减少。于是,John rollo得出结论:糖尿病应定位在肾脏(尿糖问题),是吃含碳水化合物高的植物食品造成的。因此饮食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和蛋白质是该疾病的饮食方案。这种饮食方案影响了十几代糖尿病患者,造成了患者难以康复的局面。事实上,尽管John rollo是通过实际观察得出的结论,但却包含了大量的错误。我们已经知道:(1)糖尿病的定位应是血糖而非尿糖;(2)在胰岛而不在肾;(3)是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发病的而不是过多。
John rollo把尿糖改变当成首要评判指标。实际上,有的时候尿糖增多正表明身体血糖升高的缓解,而不是加重。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使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现在高碳水化合物已经成为糖尿病人新的饮食指导标准。
尿糖与血糖尿糖与血糖关系密切:(1)血糖迅速升高的时候,往往尿糖阴性。也就是检测不出尿糖。这是因为人体升高血糖的应激,使人体处于节约血糖的状态。(2)血糖保持在很高的状态,不再继续升高,尿糖可能呈现严重阳性。这是因为人体回收血糖的冲动缓解。(3)血糖升高开始逐渐缓解,尿糖呈阳性,这个时候是人体在释放血糖。
尿糖与糖尿病糖尿病这个病名就是因为尿糖的发现。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公认的病名,但是内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已经不再把糖尿病简单理解成尿里含糖。实际上,健康的人尿里也偶见尿糖。而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则是血糖。
尿糖的临床意义正常情况:尿糖定性正常为阴性.
增高: 见于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慢性肝脏病等
尿糖定性与尿糖的大致含量:
符号 颜色变化 估计尿内糖含量
- 颜色不变 阴性:尿内无糖
± 不变色,冷却后有少许绿色沉淀 微量:少于0.25g/dl
+ 略有颜色改变 少量:0.25-0.50g/dl
++ 绿黄色 中量:约0.5-1g/dl
+++ 土黄色 大量:1-2g/dl
++++ 棕红色 极大量:>2g/dl
中医与尿糖中医很早就发现了甜尿。甚至发现了甜尿与谷物的关系。但是,类似的发现在国外也有。世界上有甜味的物质很多,人们把这种甜味确认为葡萄糖,是从John rollo开始的。
中医对糖尿病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1)有丰富的临床记载;(2)记述了大量谷物对“消渴”的好处;(3)对发病原因进行了正确分析;(4)观察到了“消渴”可以恢复的事实(参见王朝百科:《千金要方》)。
消渴与糖尿病仝小林教授解释说,有一些病的症状也是“因渴而消” ,比如甲亢、尿崩症等。因此,消渴症并不能特指糖尿病。唐朝医家甄立言把消渴症称为“消渴病”,其主要依据是“尿甜”,也就是现在说的“尿糖”。但临床上很少会观察尿是否甜,而且,这对治疗也没有多大意义。对确立消渴证的学术价值,也由支持的学者。如聂文涛认为,消渴证关注了人体内的一种驱动力,现代心身医学称之为内驱力。显然,频发低血糖、相对低血糖或身体局部血糖供应不全都可能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强,从而出现糖尿病。因此,必须避免对血糖的这种刺激。所以,中医学自《黄帝内经》以来一直注意谷物保护。现高碳水化合物是因已经成为公认的糖尿病患者健康进食方式。
一个重要提示尿里没有糖就不是糖尿病吗?
引起尿糖阳性的原因主要是糖尿病,且尿糖检查又不会带来痛苦,所以检查尿糖是最简单的方法。但尿糖毕竟不是血糖,在很多情况下尿糖不能很好地反映血糖水平,如有些糖尿病病友在血糖已很高时,尿糖可能为阴性,在这种情况下,仅用尿糖来发现糖尿病,就会漏诊。
两次检查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就能诊断糖尿病,但血糖处于此水平时,因未超过肾糖阈(血糖8.9~10.0mmol/L),尿糖可 以是阴性。老年病人,特别是有动脉硬化者,肾糖阈还可以升高。[甜蜜无忧----糖尿病健康生活馆(www.tnbbb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