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建立于1960年,始为体育系。1962年郑州体院并入,成为河南省规模最大、师资力量雄厚、图书资料最为丰富的本科体育系科。1994年,以体育系为基础,成立了河南大学体育学院,下设体育系、武术系、运动训练中心和体育科学研究中心。 体育学院现有体育教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两个专业,具有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授予权。另外,招收体育函授本、专科生,举办体育卫星电视本、专科班,是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育专业的主考单位。
在职教职工64名,在现任教师中,教授6名,副教授15名,讲师17名,国际级裁判1名,国家级裁判10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名,硕士学位的5名,读完研究生主要课程的35名。不少教师为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并担任重要的学术职务。闵倜教授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王崇喜教授任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体育理论学会主任委员,为省管优秀专家;高凤山教授任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委员、体育史分会委员、河南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兼体育理论分会秘书长;杨改生教授任河南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兼体育理论分会副秘书长;栗胜夫教授任河南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梁慈民教授任河南省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为我国最年轻的体操国际级裁判之一。体育学院有2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获曾宪粹教育基金奖的4名,被评为河南省优秀青年体育教师的3名,全国优秀青年体育教师2名,获体育新苗奖8名。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现有标准田径场1个,足球场1个,篮球场15个,排球场10个,新建综合体育馆一座,体育馆总面积达8000平方米,其中,有篮球馆、体操馆、艺术体操馆、武术馆、排球馆、乒乓球馆、健身房等。另外,设有解剖实验室、生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运动心理实验室,基本满足教学需要。
体育学院有资料室藏书达2万余册,其中外文图书2000余册,解放以来的体育报刊杂志收录较全,还拥有微机检索设备,为河南省体育资料中心。1998年投资约30万元,建成了体育学院电视教学系统,在电化教学方面迈出一大步。
体育学院具有重视教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处于一流水平,八十年代,中西南协作区进行篮球、足球、体操等课程教学检查,均获一等奖。在教学改革方面,为促进教学改革、设立了教学改革立项制度,体育概论的“阅读、思考。讨论、写作”学习法、运动生理课的“导学式”教学法、田径课的“双基反馈控制”教学法及篮球课的程序教学法实验都获得了成功,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体育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建设和田径课程建设获河南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体育理论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体育专业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与创新”被列为世界银行“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项目,已完成并通过鉴定,1994年,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被批准为河南省重点学科。经过三年建设,该学科在师资、教学、科研等方面更具实力,1997一1999年再次被批准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八十年代以来,体育学院的科学研究获得重大突破,教师和科研人员立足教学运动训练和全民健身,共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50余部,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17人次,有4篇论文人选国际奥林匹克科学大会和亚洲运动会科学大会。人选历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的论文11篇,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完成省教委、省体委科研项目20项,完成省社会科学项目1项,目前承担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项目1项,国家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的子课题2项,世界银行贷款项目1项,省科委项目、省社会科学项目各1项,省教委项目5项。获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8项,河南省体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河南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18项。在产品研制和开发上,神经肌电仪的开发和应用走在全国同类专业的前列,参与研制的速达抗疲劳口服液通过河南省医药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多功能健身控制仪获得了国家专利。
体育教育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学生,多次参加河南省田径、武术等比赛,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和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体育系代表队为河南省历届大学生田径和武术比赛的团体总分第一名,。在第四届全国大运会上,获田径男子乙组团体亚军,打破大运会男子4x 100米纪录和男子竞走:0000米纪录。在97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上,获田径比赛第三名。
在研究生教育方面:
1993年以前共招收体操、足球、乒乓球专业研究生5名,全部在北京体育大学通过论文答辩,获教育学硕士学位,他们已成为学术骨干或学术带头人,在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93年,获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填补了河南省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空白。目前,在校研究生已达16名,在研究生教育上重视理论学习与应用的结合,把系统的理论学习转化为研究和解决体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学年论文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方法,重视研究生实践环节的教学)使不少研究生在读期间就写出较高质量的论文,并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