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南会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3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1939年11月,日本侵略军第21军司令官安藤利吉为截断中国广西与越南的国际交通线,开辟海军航空兵对滇越铁路(昆明至河内铁路)、滇缅公路作战基地,指挥第5师团和台湾混成旅团共3万余人,在海军协助下,于15日在钦州湾登陆,突破中国守军防御阵地,中日桂南会战开始。24日,日军攻占南宁。随后,日军以一部南下攻占龙州及镇南关;另一部北上攻占高峰隘、昆仑关。中国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为收复南宁,恢复桂越国际交通线,指挥第四战区主力分三路反攻南宁:北路军为第38集团军共4个师,从思陇向昆仑关进攻;东路军为第26集团军共4个师,袭扰邕江南岸日军吸破坏邕钦路,阻止日军增援;西路军为第16集团军共4个师,向高峰隘进攻,并阻击南宁出援之日军;预备队为第99军(欠1个师)。12月18日,北路军向昆仑关发起总攻。第5军军长杜聿明以荣誉第1师从昆仑关正面发起总攻,以新编第22师向五塘、六塘攻击,迂回昆仑关侧后,19日,西路军向高峰隘、四塘、新圩、吴圩等地进攻;东路军向钦州、小董、大塘等地攻击,以配合北路军作战。北路军战至31日,歼灭日军4000余人,收复昆仑关。1940年1月上旬,日军由粤北抽调第18师团和近卫混成旅团增援桂南,28日发起进攻,至2月3日,先后攻占宾阳、昆仑关,随后收缩兵力于南宁附近。中国军队发起反击,于2月14日再次夺回昆仑关,并进至五塘等地。日军固守南宁外围,在四塘、高峰隘、蒲庙之线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会战亦告结束。

附:(桂南会战后——昆仑关为主战场参战将领结局)

2月22日,在柳州军事会议上,蒋介石非常恼火,将总指挥白崇禧和中央督战大员陈诚给予降薪留职处分,将第38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上将以下8个将官撤职查办。

附:2月21日,蒋介石飞到柳州,下榻于羊角山。即有汉奸密报,当晚日军飞机轰炸羊角山蒋之住处。22日蒋主持检讨会。25日会议结束时,蒋宣布:

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督率不力,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

政治部长陈诚指导无方,由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

第37集团军总司令叶肇扣留交军事法庭会审;

第38集团军总司令徐庭瑶撤职查办;

第36军军长姚纯撤职查办;

第66军军长陈骥撤职查办;

第99军军长傅仲芳撤职查办;

第36军参谋长郭肃撤职查办;

第49师师长李精一撤职查办;

第160师师长宋士台撤职查办;

第9师师长郑作民已阵亡免究,该师番号取消,改无名师;

第135师师长苏祖馨撤职留任;

第135师405团团长伍宗骏扣留交军事法庭会审;

第35集团军总司令邓龙光记功一次;

第46军军长何宣记功一次;

第76师师长王凌云记功一次。(根据程思远《政坛回忆》等资料汇总。)

此外,蒋还宣布:取消叶肇、徐庭瑶、蔡廷锴三个集团军番号;桂林行营不再指挥各部队,按战斗序列归第四战区指挥;第四战区司令部由韶关迁移到柳州。

26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宣布:“当前已无反攻南宁的必要。”整个桂南战役到此结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