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棒棒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棒棒,是重庆不可不提的话题,也是一个提起来有点沉重的话题。引用《南方周末》的一段话:“如果画个素描,“棒棒”是这样一个形象———肩上扛着一米长的竹棒,棒子上系着两根青色的尼龙绳,沿街游荡揽活,他们来自农村,他们是重庆街头的临时搬运工。棒棒的产生,源于重庆的特殊地形和港口经济,整个城区依山而建,出门就爬坡,下船即上坎,搬运东西成为难题。重庆市民于是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大到买家具、电器,小到买几斤肉,如果不想自己动手,叫一声‘棒棒’,即有人应声而到。”

棒棒在重庆随处可见,人数也非常庞大,有三四十万,年龄从十几岁到五六十岁不等。坐在公汽上,几乎每个站台都能看到三五成群的棒棒。每当一辆公汽到站,他们的眼里就放出光亮,希望走下来的人能喊一声“棒棒”,然而这种光亮常常转瞬即逝,现在叫棒棒的人越来越少了.

世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他们过得或许比我们更开心。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质朴、坦诚、辛勤。

棒棒棒棒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