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档案]原名:望乡、山打根8番妓院

英文名:Sandakan No.8、Sandakan 8

更多中文片名: 山打根8号

更多外文片名:

Sandakan hachibanshokan bohkyo

Brothel 8

Brothel No. 8

Sandakan House No. 8

Sandakan No. 8

根据山崎朋子的同名小说改编

编剧:广泽、熊井启

导演:熊井启

摄影:金宇满司

主演:田中绢代、栗原小卷、高桥洋子、田中健

获奖纪录:获1974年日本《电影旬报》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7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剧情]一架巨型客机降落在马来西亚机场。日本亚洲史研究专家三谷圭子走下飞机,农业实验所的山本前来迎接。他们驱车来到“山打根客家会”,山本告诉圭子,这里就是山打根8号妓院的旧址。望着已经荒废了的旧楼,圭子想起3年前为研究亚洲妇女史上卖身海外妓女的专题,曾在九州岛的天草同阿崎婆相处的那段日子。

3年前,圭子为得到日本妇女被卖身海外的第一手资料,几乎跑遍了天草,但由于当地人都回避这件事,圭子一无所获。正当她失望地要离开时,她意外地遇到了阿崎婆。

阿崎婆年过七旬,吸烟,爱聊天,但只要一有人提起被卖到海外当妓女的南洋姐的话题,她便会转身离去。圭子在一家酒馆里与阿崎婆相遇,便有意和她攀谈起来。阿崎婆请圭子到家里做客。她独自一人住在一所茅草房里,只有几只弃猫与她做伴。室内的陈设简陋破烂,屋顶上爬满了蜘蛛网。圭子说想多住几天,阿崎婆很高兴,孤独的她很愿意有个人做伴。圭子白天帮阿崎婆干活,晚上一起聊天,阿崎婆终于向圭子敞开了自己的心扉。

原来,阿崎出生在天草一个贫民家里,她6岁丧父,为了生活,母亲带着她和哥哥矢须吉改嫁给了阿崎的伯父,但生活依旧非常艰难。为了赚钱,好赎回土地、盖座大房子、给哥哥娶个好媳妇,阿崎跟人贩子太郎造去了南洋。

阿崎到达南洋婆罗洲后,被卖到8号妓院当了妓女。14岁的阿崎脸上浓妆艳抹,在一间简陋破烂的房间里,被迫开始了南洋姐生涯。她也曾试图反抗,但在毒打和威吓下,她不得不默默地忍受着。

就这样,阿崎在南洋度过了5年辛酸的卖春生涯。后来,她爱上了一个叫竹山秀夫的青年,秀夫答应她等赚够了钱就来给她赎身,和她成亲,但他一去就没了音讯。

随着日本经济的复苏,靠南洋姐赚取外汇的盛期逐渐过去,妓院开始衰落。最后,妓院几经转手,到了一个妓女出身的老板娘阿菊妈的手里。善良的阿菊妈临死前把自己一生卖身的积蓄分给了姐妹们,并嘱咐大家不要回日本,她为姐妹们在当地都修好了墓碑。

阿崎没听阿菊妈的话,她太想念家乡和亲人了。但当她满怀渴望地重归故里时,却没有人来接她。在新盖好的大屋里,哥嫂勉强接待了她。无意间,阿崎听见人们私下里议论,原来,哥嫂嫌弃阿崎,又担心她会索回这所由阿崎出钱盖的房子。犹如晴天霹雳,阿崎想不到当年那么疼爱自己的哥哥竟会变得如此绝情,她不禁绝望至极,从此开始自暴自弃,整日酗酒,喝醉了便在海边痛哭。

后来,阿崎移民去了中国东北,在那里她和一个皮匠成了亲,婚后生下一子,取名勇治。日本战败投降后,在遣返回国的途中,阿崎的丈夫不幸病逝。回国后,阿崎先是和儿子住在京都,可是长大成人的儿子却嫌当过妓女的母亲名声不好,打发阿崎婆回了天草。儿子已成家9年了,但阿崎婆至今还没有见过儿媳。

圭子被阿崎婆的遭遇深深地打动了,由衷地叫了阿崎一声“妈妈”。阿崎婆要了圭子使用过的手巾做纪念。她把手巾紧紧地贴在脸上,失声痛哭起来。

影片的结尾,圭子在山本的陪同下,来到了山打根的森林中,杂草间,矗立着许许多多南洋姐的墓碑,背对着她们的祖国日本。

[焦点]本片由于以写实的手法描写了日本妓女的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特定的文化环境下,不可避免地引起了强烈的争议,因而几度遭禁。虽然公映的版本已经官方审查机构做了删剪,但仍被许多“正统人士”指责为黄色电影。

[背景]影片反映的时代是从1907年到1974年。从幕府末年(1897)开始,直到昭和初年(1920),日本政府为了积累资金发展资本主义,曾把贩卖妓女到海外作为谋取外汇的一个手段。一些贫苦人家的女儿,为了替家里还债,被迫去南洋卖身。她们为国家赚取了外汇,命运留给她们的却是精神和肉体上无法愈合的创伤。电影《望乡》反映的正是这段历史。

本片导演熊井启是日本著名的社会派导演。熊井启出生于1930年,1953年毕业于日本信州大学文理学部社会学系。1964年,熊井启因自编自导《帝银事件。死囚篇》而一举成名,此后拍摄了一系列日本现代史题材的重要作品。他的代表作有《日本列岛》、《黑部太阳》、《大地之群》、《朝霞之诗》、《谋杀下山事件》、《海与毒药》、《深河》、《爱》等,都是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政治影片。他的电影往往善于通过真实的社会事件和生活素材来表现实质性的东西。2003年,熊井启导演了黑泽明生前编剧的《大海作证》。

在本片中扮演阿崎婆的是日本电影史上著名的表演艺术家田中绢代。她年幼时曾拜琵琶名家为师,立志终身从艺。15岁时,她进入日本松竹下加茂制片厂,正式从影。她的第一部影片是《村庄的牧场》。1927年,她因在《害羞的梦》里扮演一个平民少女形象而受到观众喜爱,从此走上明星道路。1931年,著名导演五所平之助慧眼识英才,让她参演了自己导演的影片《太太和妻子》,结果大受欢迎。在以后的几年里,田中绢代平均每年拍摄10部电影。她不断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名望连连提升,开创了日本影坛的“田中绢代时代”。在半个多世纪里,田中绢代拍摄了250多部电影,其中有不少已成为电影史上的名作。她所扮演的角色,性格变化之大,是同时代演员难以比及的,也正因此,田中绢代被誉为“日本性格女演员的活字典”。《望乡》中的阿崎婆是田中绢代塑造的最后一个艺术形象,在这部影片中,田中绢代的举手投足都传神地表达了阿崎婆的内心世界,加上她那灵活的眼神和细腻的面部表情,使得阿崎婆的形象真切动人。

和阿崎婆配戏的栗原小卷也是一位优秀演员,她曾主演过熊井启执导的《忍川》,她主演的另一部爱情片《生死恋》曾在我国风靡一时。

[欣赏]《望乡》是一部主题严肃的影片,影片通过研究亚洲女性史的圭子对当年被卖身海外的南洋姐苦难史的调查,展现了贫苦农民出身的阿崎婆的悲惨人生。阿崎婆在明治四十年被骗卖到南洋当妓女,她在那里备受凌辱与辛酸,好不容易挨到战争结束,回到祖国后却遭到同胞的冷遇。导演把一个妓女的不幸遭遇加入了历史性与社会性的观点,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国家和社会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导演以双重倒叙手法,使两个时空的叙事形成对应和隐喻,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这部影片深刻的思想内涵,使这部影片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本片层次清楚,主次分明,情节的发展自然而流畅,既注意了细节的选择,又与全剧紧密相连。

熊井启在改编时力求忠实于原著,只是在影片的序幕里添加了一个小故事,即没有回到日本就死去了的“南洋姐”们的墓群,这些墓的墓碑无一例外地全都背对着日本。据熊井启在回忆录《电影和毒药》中介绍,这一情节取材于真实的历史。这块墓地是来自天草的木下国在1908年自己出资建造的。木下国是南洋一带有名的女中豪杰,她年轻时曾与一个在横滨工作的英国工程师同居,英国人回国后,她来到山打根开了一家杂货铺,后来又买下了“八番妓院”。据说,她对妓女们像慈母般爱护。不久,她为死在南洋的妓女们修建了一片公墓,公墓里所有的墓碑都背对着祖国日本。这个发现曾让熊井启感到震惊,也引起他的深思。最后,他把影片结尾处理成日军在山打根杀人放火留下的遗迹与覆盖墓地的绿色密林叠化在一起,作为女主人公的幻觉放入影片。墓碑背对的也不仅仅是日本,而是广义的侵略战争。于是,墓碑成了“南洋姐”的愤怒和痛苦的象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