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潭俗称龙王庙,位于丽江古城北端象山之麓,多股泉水从象山脚下的古栗树下涌出,汇成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水潭,泉水清澈如玉,水面开着洁白的海菜花,水底游鱼如梭,潭畔花草树木繁茂,楼台亭阁点缀期间,风景秀丽。
清朝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建玉泉龙神祠,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和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玉泉曾两次被清朝皇帝敕加“龙神”封号,使黑龙潭名列中国名泉而名满天下。黑龙潭景区主要逞项明清建筑为主,采用纳西、白族、藏族等建筑手法修建,黑龙潭景区于1999年通过了国家旅游局“AAA”景区认证,于2002年通过ISO9001和LSO14001质量和环境认证,成为滇西北首家通过双项认证的景区。现将主要建筑介绍如下:
文明坊石狮:原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忠义坊前的四尊石狮,两雌两雄,神态安详而机敏,历经数百年沧桑,依旧肌理秀美,威武雄壮,神采飞逸,不落俗套,是黑龙潭的守护神。
锁翠桥: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两廊匾额“漾青”、“锁翠”为知府许其翔题词写,喻意将黑龙潭内的湖光山色秀美风光永远锁在黑龙潭内。
一文亭: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为“香炉亭”,据说一僧人化缘每家居民只化一文铜钱,积少成多建此亭,故名一文亭。
解脱林:原时朝朱熹宗皇帝曾御赐“福国寺”的山门解脱林,坐落于雪山南麓的芝山上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木增曾在此参禅述,并呤诗:我爱芝山景最佳,屏幕甲子不思乡。
五孔桥、戏台、万寿亭:五孔桥建于1963年;戏台建于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丽江最早的戏台,楼基为“品”字形,万寿亭泰国M集团总裁为纪念老母80大寿在黑龙潭建此亭。
得月楼、东巴文化研究所:得月楼建于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是玉泉公园建筑群之中心,重建于1963年,郭沫若题匾及书楞楹联二幅;东巴文化研究所建立于1981年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巴文化研究所,主要开始东巴讲座,东巴字画书写、东巴仪式展示,东巴翻译、设计、咨询等多项社会服务。
五凤楼:五凤楼原为芝山神福国寺大殿,也称“法云阁”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楼高20米,楼平面为“亚”字形,三叠八角飞檐楼阁,共有二十个琢天飞檐,拟五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五凤楼”故而得名。1983年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神祠、纳西古乐:龙神祠俗称“龙王庙”始建于清朝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是旧社会时人们祭神求雨的地方,嘉庆十七年和光绪十五年,清朝皇帝两次给此祠敕加“龙神”封号;纳西古乐是由《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部分组成,是“元人遗音”到黑龙潭旅游者可免费欣赏纳西古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