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理性主要是指一切有别于理性思维的精神因素,如情感、直觉、幻觉、下意识、灵感;也指那些反对理性哲学的各种非理性思潮,如惟情论、意志论、生命哲学、无意识、直觉论、神秘主义、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等。
一般人常见的十二种非理性观念:
1. 需要被赞赏:一个人不管做什么,都绝对必须得到每个人的喜爱和赞许。
2. 过高的自我期许:人在各方面都必须能力十足,完美无缺。
3. 责备:有些人很坏、邪恶、卑鄙,应该受到责备惩罚。
4. 面临灾难:当事情不能尽如己愿时,一定是可怕的灾祸。
5. 不必负责:不愉快是由外在环境所造成,个人一定无法加以控制。
6. 忧虑:对于可能发生的危险或可怕的事物,必须要常记挂在心里。
7. 逃避问题:逃避某种困难或责任,总一定比面对问题还来的容易。
8. 无助感:过去的经验与事件,是现在行为的决定者,过去的影响一定是无法磨蚀。
9. 完美主义:每个问题一定有一个正确或完美的解决方法,而且必须找到,否则将会有大灾难。
10. 依赖:一个人必须依赖他人,并应找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去依靠。
11. 过分关切:一个人应该为别人的难题或困扰而烦恼。
12. 惰性:个人的自我陶醉或不必积极参与活动,也必能带来极大的喜悦。
非理性,唯意志:
唯意志主义是一种把人的意志绝对化,神秘化,把意志看成是宇宙的本原和万物的本质,认为意志高于理性的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学说,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开创性流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叔本华,是意志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是一个反理性主义的思想家,也是一个极端的悲观主义者。唯我主义的唯心论,唯意志论的哲学构架,反理性主义的哲学立场和悲观主义的人生观构成了其哲学思想的全部。他就是从唯意志论和和反理性主义走向了悲观主义的人生观。尼采,是著名的意志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是直接从叔本华的哲学出发的,他深受叔本华哲学的影响,但他反对叔本华否定生命意志的悲观遁世思想,不过并不否定人生是痛苦和无意义的论断。在他看来,“人生是多灾难的,而且常常是无意义的”①,这使人生陷于难以忍受的痛苦之中,人生就是恐怖的“苦海”。
二者的人生观都带有悲观主义的色彩。其最大的不同是叔本华的人生观是消极悲观的人生观,尼采的人生观是积极悲观的人生观。尼采人生观是叔本华人生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