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泥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4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青泥镇位于临川区东部偏南,镇所在地距区城公路里程55公里。东隔抚河与金溪县相望,西邻腾桥镇,南毗鹏田乡,北界嵩湖乡。总面积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3900亩(含水田19990亩,旱地3910亩)占29.9%,水域占9%,山丘占41.7%,村庄和道路占19.4%。

199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青泥乡改称青泥镇。至2005年全镇有14个村民委员会(红官、水西、肖家、许坊、荣阳、青泥、吴家、湖山、高源、吴山、黎家、黄道、石街、岭下),98个村民小组(70个自然村),1个居民委员会,计5974户、24117人(含非农户348户、774人),其中男女劳力13262人,人均耕地1亩,劳均耕地1.8亩。

青泥东部为抚河冲积平原,依傍抚河。抚河流经境内,自南向北而下,流长近15公里。

青泥是个农业大镇,农作物以种植水稻、柑桔为主,西瓜、蔬菜次之。2005年粮食总产量2158万斤,亩产840公斤。经济作物盛产柑桔、西瓜、蔬菜,是闻名全区的“水果之乡”。水果面积达10000亩,素有“十子三瓜”之美称。“十子”即桔子、梨子、柿子、桃子、李子、柚子、橙子、栆子、枇粑子、莲子。“三瓜”即西瓜、地瓜、冬瓜。全镇盛产水果,早有盛名,名扬在外。水果总产量1600万公斤,其中桔子产量1500万公斤。一部分优质水果产出,占到农民收入70%。不仅装点着秀美山水,而且四季果飘香,圆了农民致富梦;西瓜种植从少到多,至2005年,种植面积达7450亩,总产量1937万公斤;蔬菜面积进一步扩大,至2005年年产量800万斤。此外,林、牧、渔业得到快速发展。2005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6200万元。

企业发展迅速,成为全镇农村商品经济的重要支柱。2005年全镇有镇办企业20家,村办企业35家,户办企业305家。从业人员1308人,占全镇劳力的10%,年总产值6800万元。主要行业有红砖制造,机械挖沙石、琅酒、制粉、塑料加工等。

小城镇建设发展快,解决了镇所在地以路为街,人员拥护的历史。1997年建成了一条长320米,宽22米的新街,街道两旁均是三层以上楼房,建筑面积8066平方米。1998年镇政府投入资金80万元,建成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集贸市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有摊位168个。2003年,镇党委、政府投资30万元启动老街改造工程,老街改造初见成效,将建成新的“一街两路”,一街:即通河川街;二路:即中学路和中心小学路。

交通便利,方便了人们进出物资交流和外出务工经商,至2005年,村村公路畅通。与此同时,有直达东南沿海大中城市卧铺客车,逢双日对开;短途客运有班车,每日有开征南昌、抚州若干班次,年接送旅客量8万多人次。还有双塔纳、面的出租车。正如青泥人说:青泥人,到广州、上海就像厨房走卧室一样。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通信业亦有很大的发展。至2005年,镇所在地装有程控交换台,全镇电话装机1840部,农民坐在家中,可直拨国际、国内长途电话。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农村经济繁荣,本镇财政收入逐年增加。至2005年,全镇预算内财政收入221万元。家民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新建许多钢筋、水泥结构楼房,部分建成庭院式,至2005年全镇私人建房1213栋,建房面积13.4万平方米。2005年城乡个人储蓄余额2575万元,为1989年的3.2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