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2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一、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生平简介】王明(1904—1974),原名陈绍禹,又名陈绍玉,字露清,安徽六安金寨县双石乡码头村人。家庭出身贫民(亦说小商人)。

自幼聪颖,5岁启蒙识字,6岁入塾就读,七、八年时间打下深厚的旧学基础。192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六安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三农),受到进步师生的思想熏陶,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夏,在家乡金家寨联络在外地学习回乡度假的学生,成立“豫皖青年学会”。同年秋,考入国立武昌商科大学预科学习。1925年6月,在武昌积极参圳支持上海“五卅”运动的活动,被推选为武昌学生联合会干事和湖北青年团体联合会执行委员。是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并担任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传干事。11月,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9年王明回国,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宣传干事,后调中共中央宣传部任《红旗》报编辑。王明先后在《红旗》、《布尔塞维克》等报刊上发表文章30多篇,宣传共产国际的思想、方针、政策。其间,他还写了《两条路线》(后改称《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的小册子,提出了在新形势下的“左”倾政治纲领。

1930年底王明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次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六届四中全会,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当选为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主持中央工作。按照共产国际指示,派特派员和中央代表到各苏区进行反右倾斗争,导致“肃反”严重扩大化,伤害了大批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中高级党政军干部。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在上海被捕叛变后,王明指令他的亲信博古代理总书记。10月王明去苏联,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不久当选为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委员,负责亚洲、拉美各国共产党事务。

1937年11月,王明由苏联回国,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王明在武汉和延安的毛泽东对抗,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使革命力量又一次遭到严重损失。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免去王明的书记职务。王明从此失势,主要是共产国际转而支持毛泽东的核心地位。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王明在延安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国女子大学校长、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主任、中央委员等职。

1941年后王明因病长期休息。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王明受到了严厉批评。1945年4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彻底宣判了曾统治党4年之久、影响党达14年之久的王明“左”右倾错误路线的死刑。当时王明给全会写信对决议表示“完全同意和拥护”。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亲自提议让王明继续担任中央委员。终于,王明在44名当选中央委员中,以选票倒数第一当选。“七大”之前,王明主要从事妇女和统战工作。“七大”以后,中央决定由王明担任新成立的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党的政策以及起草法律条文。

1946年6月,中央又成立了法制问题研究委员会(1948年12月改为法律委员会),中央仍任命王明为该委员会主任。解放战争时期,王明领导该委员会出色完成了制定陕甘宁边区宪法草案、全国性的宪法草案等工作,还在山西参加过一段时间的土改。

1949年9月,王明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新中国建立后,王明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在此期间,王明做过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1950年负责主持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

1950年6月9日,党的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王明同志的决定》。三中全会认为,王明同志至此时为止,对于他过去所犯的错误是拒绝反省的,对党中央所采取的态度是不诚恳的,对不遵守二中全会决定向政治局写声明书的行为是无纪律的行为。因此,三中全会决定,王明同志仍应执行二中全会的决定,对于他在内战时期及抗日时期所写的各种文章、小册子和其他文件中所犯的原则错误,作一次深刻的反省,借以证明他自己是深刻地认识了并承认了自己所犯的错误,而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有所改正。

9月上旬,王明突然向中央提出去苏联治病的请求。按理只有当他写完声明书,经中央审阅合格后才能去苏联。但党中央和毛泽东考虑到他确实有病,所以在同苏联方面交涉获准后,同意了他的请求。1950年10月25日,王明和他的夫人孟庆树、两个孩子王丹芝和王丹丁以及中央派遣的保健医生陈锋禹、保姆陈启珍一行六人,在警卫秘书田书元的护送下,由北京乘火车出发,经东北去往苏联。 11月初顺利到达莫斯科。

王明第一次赴苏养病一呆就是三年多。病情好转后,1953年12月9日,王明回到国内,继续在法制委员会工作,仍旧住在北京孟公府胡同2号宽敞幽静的四合院里。1954年4月,他的旧病复发,住进了北京医院,此后一直在静心养病,再没有工作过。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决定将政务院改为国务院,并精简调整撤销了一些部委,法制委员会也在撤销之列。自此,王明在政府中再没有担任任何职务。1955年10月,党的七届六中全会召开,会前,王明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请他转交中央,称自己因病不能出席,并主动提出因长久不能工作,请求中央解除自己中央委员的职务。中央虽批准了他的假,但并未撤销他中央委员的职务。这时,王明身体十分不好,于是他再次提出赴苏治病的请求。经中央同意,王明和夫人、孩子等一行于1956年1月30日从北京乘飞机出发,2月1日抵达莫斯科。中央在王明赴苏时专门派了保健护士、警卫员和保姆,后来又派了两名针灸大夫赴苏达半年多,协助苏联方面给王明治病。

1956年9月召开党的“八大”前夕,中央曾于8月上旬致电王明,希望他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回国参加会议。9月8日,王明回电表示因病无法回国参加“八大”,向中央和“八大”主席团请假。党中央和毛泽东从党的利益出发,仍提名王明为中共中央委员的候选人。这样,王明在“八大”上仍被选举为中央委员,不过在97名中央委员中,他的得票最少。从此,王明长期留居苏联。

自60年代起,王明在苏联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化名马马维奇、波波维奇等,先后撰写、发表《论中国事件》、《列宁、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等书,攻击毛泽东、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王明被戴上了“机会主义头子、苏修代理人、大叛徒”的帽子,受到了深入揭批,成了反面典型,中央也和他逐渐断了联系。但中央对他再没有作出任何决议,也没有开除他的党籍。

当国内在“文革”的浪潮中猛烈批判王明的时候,得到苏联支持的王明开始在国外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大肆攻击党和毛泽东,逐渐走上了与党完全对立的道路。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王明已是病魔缠身。但王明即使躺在床上也没有停笔。1971年,他相继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五十年》、《“整风运动”是“文化革命”的演习》等文章。《中国共产党五十年和毛泽东的叛逆行为》是王明抱病编写的最后一部作品,约20万字。全书主要围绕“文革”展开,否定毛泽东思想。王明抱着一个目的,那就是贬低搞臭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为自己的错误路线翻案。

1974年3月27日,王明病逝于莫斯科,孤寂地躺在异国他乡的新圣母公墓。

【起草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毛泽东对王明可谓仁至义尽,在中共七大上,亲自提议让他继续担任中央委员。终于,王明在44名当选中央委员中,以选票倒数第一当选。这再一次说明毛泽东一以贯之的思想与气度: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新中国,决定让王明担任政务院法制委员会主任。王明并不是学法律的专才,但当年他在延安分管妇女工作,后来又担任过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主任,做过一些法律草案起草工作。

王明干妇女工作还是颇有一套的。中央十分重视妇女工作,专门成立了中国女子大学,创办了《中国妇女》杂志,这两件事全由王明办。毛泽东认为把妇女工作交给王明来抓,由他来领衔起草《婚姻法》的草案,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当然,王明上面还有法律科班出身的董必武挂帅,这《婚姻法》的工作交王明去具体操作,还是可以放心的。

王明是属于学院派的理论家,要办什么事,先得找理论依据,他要求法制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必须很快熟悉这一方面的马列论著;同时,与同志们一条一条地审理中共在战争年代制定过的有关婚姻的法规和条例。中共在夺取全国政权前的20多年里,对婚姻问题向来重视,制定过一系列有关法规和条例。这些都成为王明起草新中国婚姻法的基础。同时,也借鉴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婚姻法》。

据说,初稿是由王明口述的,秘书记录。那天,王明一口气述了17个小时,边述边改,17个小时一气呵成,形成了23000字的初稿,显示了王明的才气。在起草《婚姻法》的工作中,王明是特别“顺”,一是对工作非常投入,二是对中央领导言听计从,表现出很好的合作态度。

历经41稿,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了。1950年4月1日,在中央人民政府第七次会议上,王明代表法制委员会向会议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草案》,并作了“草案”起草经过和起草理由的报告。会议通过了这部8章27条的《婚姻法》。毛泽东主席随即发布中央政府主席令,《婚姻法》在1950年5月1日起在全国实行。这部《婚姻法》一直使用了30年,到1980年才修改。

这部《婚姻法》,本应该成为王明进入新的政治生命的开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有一个明确的决议,要求王明对自己的错误有一个书面检查,但王明始终没有作出书面检查,他企图以起草《婚姻法》之“功”来抵消错误。但中央不允许,工作是工作,错误是错误,两者不可相抵。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王明同志的决定》,要求王明对自己的错误“作一次深刻的反省”,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有所改正”。毛泽东在一份指示中写道,“王明的声明书应在11月上旬七届四中全会开会以前写好,并送交政治局”。王明根本就不想回应,一旦要他作检查,他就推说自己有病,要求去苏联治病。中央政治局很重视,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批准了王明的赴苏请求。谁知,王明竟一去不复返。

王明一到苏联就发泄,趁国内“文化大革命”爆发,便在苏联出版了《中共五十年》,对毛泽东大肆攻击,还出版了一本自命比毛泽东诗词还要高明得多的、收有30多首诗的《王明诗歌选》。

【王明语录】1932年春,第一次淞沪抗战之际,,王明说: “今天中国面临的是两国之争,即新生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与腐朽的中华民国的斗争”,“两国之争,决定着中国目前的全部政治生活”,“两国政权的尖锐对立,是目前中国全部政治生活的核心。(见《王明传》)

“农村工人一点没受过教育,蠢得很,什么也不懂,甚至比一般农民还要落后些”(《王明言论选辑》)

“中国共产党有以斯大林为领导的列宁主义共产国际的直接领导”(王明《中国革命危机的加深和中国共产党的任务》

“在许多地方的土匪渐与农民运动相接近,渐渐直接的帮助农民的斗争,这种事实尤其使共产党员不能不注意到他们对于土匪的关系的问题。我们应当钻进土匪队伍中去……可以组织他们作革命的争斗”(《武装暴动》的序言指示)

“只有苏维埃政府是唯一的廉洁政府,这种廉洁政府是中国人民有史以来时时刻刻的希望出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已经完全具备有现代国家的一切条件和成份,它完全有资格称作文明的人民共和国”(《王明言论选辑》)

“三民主义”是“白色恐怖的旗帜”(王明《为什么不组织雇农工会》)

二、中国哲学史专家王明(1911~1992)著名的中国哲学史专家,道教研究专家。

王明著作书影

字则诚,别号九思,生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兼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是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由于他在中国哲学思想史和道教史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被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王明于1911年10月10日出生在浙江省乐清县(今为乐清市,归温州市管辖)蒲岐镇华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青少年时代,先后就读于温州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杭州省立高级中学(今杭州高级中学),l93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马裕藻、钱穆、陶希圣、余嘉锡、罗庸、黄节、顾随诸先生,尤得胡适赏识,其毕业论文《先秦儒学字义考》得到胡适好评。1937年毕业后,曾回乡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l939年,他考入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课程,其间,对他影响较大的有汤用彤、陈寅恪、唐兰等。有一次,他求教陈寅恪先生问《易》语及世俗占卜之事,陈寅恪先生戏答一联曰:“人到万难须放胆,事逢两可莫粗心”。1941年,王明在汤用彤的指导下,攻读《道藏》、编纂《太平经合校》并撰写长篇论文《太平经合校•导言》,获哲学硕士学位,旋即以助理研究员职称分配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l944年,王明回乡省亲因日寇轰炸道路不通,就留在家乡参加抗战,任“三青团”乐清县部主任。l945年任乐清师范学校(今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校长。1947年,他回到南京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复职。这年他在《史语所集刊》上陆续发表了《黄河经考》、《论太平经钞•甲部为伪》、《周易参同契考证》、《老子河上公章句考》等多篇重要学术论文,奠定了他在道教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拓荒者的学术地位。

1949年,王明转入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l950年,他到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研究部学习,改造世界观。学习后,他回到考古所继续做学术研究工作并担任学术秘书。1957年,他从考古所转到哲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思想史,重点研究道家和道教文化。1979年,王明应邀出席了在瑞士苏黎世召开的第三次国际道教学术会议,在会上他宣读了《中国道家到道教的演变和若干科技的关系》的学术论文。l978年,王明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兼任教授,为哲学所和宗教所培养了两届硕士研究生、一届博士生。“文革”后中国大陆上在道家和道教文化研究领域崛起的新秀,大多沐浴过他的教泽。

王明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于l987年12月退休。l992年3月13日他在北京病逝,享年81岁。2007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王明集》,由其学生精挑细选能够代表王明先生学术风貌的重要论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选王明先生对重要道经的考证性文章;下篇主要是王明先生在改革开放后,讨论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文章。

【部分著作目录】专著或合著:

《中国大同思想资料》,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组编,王明参与编写工作,中华书局l959年12月出版。

《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2月初版,1980年2月重版。

《中国哲学史》,任继愈主编,王明参与编写工作,共四卷,1963年~1964年出版前三卷。

《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合著),均由中华书局出版。该书“先秦之部”1964年11月初版,1984年4月重版;“两汉之部”1960年2月初版,1982年3月重版;“魏晋隋唐之部”文革前未出版,1990年5月出版;“宋元明之部”1962年3月初版,1982年8月重版;“清代之部”1962年1月初版,1981年10月重版;“近代之部”1959年9月初版,1983年8月重版。

《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1月初版,1985年3月出版增订本。

《无能子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12月出版。

《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6月出版。

《道家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

部分论文:

《墨家的论理学》,载于天津《益世报》1936年6月7日

《论老子与道教》,载于《中央日报•文史周刊》第59期,1948年。

《老子河上公章句考》,收入《国立北京大学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年出版。

《论〈太平经钞〉甲部之伪》,载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8本,1948年

《周易参同契考证》,载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9本,1948年

《黄庭经考》,载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1948年

《陶弘景在古代科学上的贡献》,载于《光明日报》1954年10月11日

《从<墨子>到<太平经>的思想演变》,原载于《光明日报》1961年12月1日,后收入其专著《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

《墨子》,载于《教学与研究》1962年第4期

《试论〈阴符经〉及其唯物主义思想》,载于《哲学研究》1962年第5期

《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反儒的哲学家——墨子》,收入《哲学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哲学史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9月出版

《论老聃》,收入《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 先秦部分),齐鲁书社1980年出版

《论葛洪》,收入《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一卷 先秦部分),齐鲁书社1980年出版

《谈谈道教哲学的范畴》,载于《求索》1984年第2期

《道教基本理论的几个来源》,载于《宗教学研究》1985年第1期

《<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序——兼论黄帝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载于《哲学研究》1989年第7期

《道家古籍存佚和流变简论》,收入《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

三、赣南师范学院副教授男,1925年8月生,江西省龙南人。赣南师范学院副教授。1949年6月毕业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先后在武汉市青年文工团(音乐创作组)、武汉市文联(音乐部部长)、武汉音乐家协会《长江歌声》编辑部(总编)、湖北秭归文工团(作曲指挥)、赣 南师范学院艺术系(任教)工作。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史学会会员、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赣南师范学院副教授。发表歌曲及音乐文章一百多首、篇,其中有合唱曲《 只有反抗侵略,才能保卫和平》由武汉市征歌评选送团中央参加世界青年联合节;还有高腔山歌《我们队里新事多》参加北京全国调演、广播、出版、灌唱片,于是这首歌风行湖北,流传全国,为此他又写了一篇《谈高腔山歌的高》,刊于《中国音乐》1992年第3期。纪念红军长征50周年歌咏会,指挥赣南师范学院合唱队参赛获全区第一名。合唱曲《老师的眼睛》在江西省关心下一代96青少年歌曲创作大赛评选中获优秀奖。《运用纯五度构成的民族调式调性图表》在江西省首届论文评选中获佳作奖。“节奏听写”这是考生最畏惧的项目,他经过多年摸索出一种速记法,很见成效,这是他的独创。他在编写一部历时11年即将完成的《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纪要》。

四、医学专家王明,男,1946年9月3日出生上海市卢湾区中医世家.祖上任满清宫廷御医,其父王桂乘悬壶济世沪苏颇有名气。毕业江汉大学武昌分部,健康报首届刊大.上海中医学院函大。现任上海市白茅岭监狱三监区医务所长,中医师,兼工会副主席。系香港国际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香港国际传统医学研究会高级会员.中华医药名人协会会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发现》杂志理事等职。

主要贡献:擅长中西医结合.针灸及非药物疗法治疗疑难杂症.临床应用取得较好进展。早年已有数篇论文发表.近年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20余篇论文,并多次荣获国际.全国医学成就奖和优秀论文奖,如《浅述声音疗法的艺术魅力》荣获中国科学院世协优秀学术论文奖,首届世界创新医学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99第二届.2000第三届全球华人医学大会优秀论文华佗杯创新发明金奖.药王杯金奖,获得21世纪创新医药学科技成果大赛医坛杰出人物奖.由联合国世界和平基金会注册,荣获21世纪自然医学优秀成果奖。姐妹篇《灵魂的旋律》荣获紫荆花医学科研奖.世界传统医坛掌科领先奖和世界华人知名医家金奖。《乡音的神韵》被“首届世界自然医学大会”录入《21世纪世界自然医学论坛》论文集。发明《颈椎药枕治疗75例颈椎病疗效观察》荣获首届世界创新医学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国际医坛禧名医金奖。《分型论治慢性肾炎》分别荣获亚太地区国际疑难病诊治学术交流会“新世纪优秀论文奖”和全球远程医疗国际协作暨第二届东西方医学优秀成果国际交流研讨会“国际优秀论文奖” 在全国肾脏病中西医治疗进展学术研讨会上交流。首次用脏象理论阐明《女性乳房脏象论》全文被世界中医药学会录入《首届中华特色名医论坛》。《活血化瘀治疗妇科病》在中医各家学术大会宣读交流.《国医论坛》全文刊登。《辩证辩病治疗胆结石症41例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专刊全文发表.荣获《2000年国际中西医优秀成果精典》金奖。《针刺电热风治疗痹症58例疗效观察》是治疗痹症有效捷径,《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加走罐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明显.《21世纪的中西医药学》观点新颖,《异病同治的地黄丸》拓宽异病同治临床新思路。《消化,陡溃疡病的分治法》给溃疡病的治疗分型明确.疗效明显。分别在全国针灸与非药物疗法.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学术研-N-会上交流,栽入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各期《中医杂志》增刊中。《重显夕阳红》是综合论治老年痴呆症较好方法.入编《中国中医特色疗法集粹》、《中华传统医学临床精粹》、《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是老年健康长寿的保证》在99世界养生大会演讲。被卫生部中华医魂活动办公室邀请参加德国波恩大学医掌院等主办的全球远程医疗国际协作暨第二届东西方医学优秀成果国际交流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邀请参加荷兰学术交流.北京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推荐参加亚太地区国际疑难病症治学术交流等。医学成就分别被《二十世纪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精典》、《世界华人医学优秀论文经典》、《国际东西方医学优秀成果经典》、《中国获奖名医论坛宝典》和《中国当代名医大辞典》、《中国人才辞典》、《二十一世纪人才库》、《华夏英杰》、《中华名医》、《中国人才世纪献辞》、《世界名人录》、《世界人物辞海》等40余部经典和辞书收入,《文汇报》等新闻媒体分别报道荣获“二十世纪医坛风云人物特别贡献金奖”。

五、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1976年生于黑龙江,200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教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系,陕西中国书画研究院,福建中国画研究院特聘画家,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王明出版的著作有《中国当代花鸟画库》等10部。部分作品在《中国书画》、《东方美术》、《国画家》等多家刊物发表,并有部分作品被收藏。

六、画家王明:男, 1980 年出生于陕西汉中洋县汉江河畔的一个小山村,号金峡居士。现为中韩国际文化交流院理事 、广东省剑光书画院院士、河南省洛阳颜真卿书画研究会会员、河北省长城魂当代书画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毛泽东书法研究会理事、 西北社区书画研究会会员、陕西省神州书画研究会会员、洋县蔡伦书画研究会会员。

作品:《荷塘月色》1999 年 10 月 1 日参加迎接澳门回归,首届“祖国颂”国际书画摄影大赛,荣获国际书画青少年组“国画”一等奖,作品被选入《世界书画摄影人才大典》; 2002 年作品《秦岭风光》、《夏趣》参加“当代书画名家百佳精典”大赛,荣获书画名家百佳铜奖; 2003 年 7 月,作品《国色天香 》参加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青少年书画大赛获银奖,作品在西安高新开发区导报、西安晚报等多家媒体刊登; 2004 年 7 月,作品《 娇艳 》荣获全国诗书画大赛铜奖,并入选《中华老百姓书画大典》。 2004 年 5 月参加中华“米芾杯”书画大赛,作品《秋的趣味》荣获金奖,并入选作品集。纪念颜真卿逝世 1220 周年全国书画剪纸大赛作品《春到长安》荣获金奖,并入选《全国书画剪纸大赛精品集》。 2005 年被河北省山海关书画院推荐,被中韩国际文化交流鉴定评审委员会授予 “国际艺术家”称号。 2006 年 10 月 1 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五周年中华书画名家作品展”活动中,做出杰出贡献,并荣获“慈善贡献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