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库概况钱库镇位于苍南县江南平原,距县城灵溪镇18公里,距龙港镇11.5公里、宜山镇5公里、。面积20.80平方千米,人口6.44万人。境内河网密集,全镇河道总长达88公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镇政府驻兴中,邮编:325804。辖4个居民区(兴中、东街、西街、兴华)、40个行政村(东西街、横街、三西、三东、黄判桥、倪处、金家垟、垟西、车头、金处、三秀桥、西堡、陈东、陈西、陈南、苏家堡、项西、项东、垟北、垟南、垟中、后谢、李家车、小河川底、山下、孙家河、林家塔、李后、李前、桐桥、前吴、章均垟、夏口、陡门底、蔡里、彭家礁、后官、河家埭、前官、垟东)。
改革开放初始,钱库个体经济和股份经济迅速发展,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被誉为温州市十大商品市场之一,并成为浙闽两省边境的商品集散和贸易中心。
现在钱库已形成了以印刷、包装、纺织品、箱包、机械配件为支柱产业的经济格局。近年来城镇建设明显改观,教育、文化、医疗等各项事业也大为发展,列全市综合实力三十强镇、全国千强镇,并荣获温州市“三星级文明城镇”称号。这个有“温州威尼斯”之称的江南古镇被誉为鳌江流域的“金南翼”。
地理位置钱库镇位于浙江省东南部,隶属温州苍南鳌江水系以南的水网平原,北临龙港、西临灵溪、南临金乡、东临东海,人杰地灵,是浙闽有名的商贸重镇。钱库镇是苍南县江南平原中心,境内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河道纵横,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钱库镇被称为“江南鱼米之乡”和“温州威尼斯”。
气候条件钱库镇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温暖,夏无酷暑,年均气温20℃以上,≥10℃积温5960℃,全年日照数1892.32小时,无霜期长达311天,年降雨量1500~1700毫米,且降水分布均匀、理想。
交通建设钱库镇河网齐全,四通八达,星罗棋布,素有温州"威尼斯"之美誉;县际公路已形成"两纵一横"的新格局,镇中心距104国道只有12公里,且具有六车道的一级公路相联;距县城只有15公里、距温州机场仅有84公里。汽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广州、昆明等地。建城区内道路宽敞,布局合理。农村道路网齐全,已基本实现农业运输机械化。钱库至括山乡、新安乡、仙居乡、望里镇、芦蒲镇等乡际公路已全面建成,交通中心镇的格局已以形成。
自然资源水资源丰富是该镇的一大特色,河网分布纵横交错,水系强大,灌溉方便,旱涝保收。农田以青紫钾粘土为主且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据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4.62%,速效磷含量12.1毫克/千克,速效钾含量175.3毫克/千克。
集镇建设1992撤区扩镇以来,钱库就作为江南一带的中心城镇出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建设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总体布局以"居住一城四片,工业二区,商业一轴,公建二心"为目标。"居住一城四区"是指老城区、东北片、东南片、北片、西北片;"工业二区"是指城西、城东两个工业园区;"商业一轴"是指以振兴大街为中心商业轴;"公建二心"是指梦园、车头文化教育中心和三河交汇处商业金融中心。投入巨资进一步加大城市化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人口向建城区会聚。近期(2005年)规划镇建城区人口规模为4.7万,镇域人口为14.8万;远期(2020年)镇建城区人口规模为6.5万,镇域人口为16.7万。近期(2005年)建设用地规模为4.25平方公里;远期(202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6.35平方公里。
老城改造工程控已全面启动,并且已完成第一期工程控建设,并已通过有关单位的验收,第一期工程的竣工并顺利投入使用,已成为旧城改造的一大亮点,为第二期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商贸兴 隆,住户拍手称好,深得居民欢迎。 积极发展市政工程。继续投入巨资,建净水厂一座以配套并使水厂的生产能力达到15000T/天;拟建110千伏变电所一座,供电量3亿度/年以上;新建电信大楼5000平方米,占地2公顷,电话普及率达到75%以上,移动电话用户达到5500户;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镇区采用雨、污分流制,建完善的城镇污水收集系统,排入江南平原大型污水处理厂。
面向21世纪,逐步把钱库建成经济发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工贸型中心城镇。
农副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该镇转变观念,积极进取,取得了农村改革的巨大胜利,农村经济突飞猛进,农业生产连年丰收,2000年农业产值6500万元。特别是实现农业产业战略性调整后,农业结构更趋合理。2001年实现调整面积1667亩,涉及10大类32个品种。
钱库由来早在后汉乾佑年间(公元948—950年),吴越王钱俶曾在这里设立司库,征收当地茶、盐、棉、绢等税,故名“钱库”,民国初年建立钱库镇。钱库人民历来有经商习惯,改革开放初始,就率先发展个体经济和股份经济,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近几年来,钱库镇经济综合实力以及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以股份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体,以包装印刷、箱包、包装、机械、纺织品等为支柱的产业新格局,成为浙闽两省边境的箱包集散和贸易中心和温州十大商品集散专业市场之一。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5.3亿元,税收收入60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10元,是温州市三十强镇、浙江省百强镇和全国千强镇。
见证历史钱库镇得名于五代十国,自南宋高宗年间就有建制。解放后1954年成立钱库区,1992年撤区扩镇时将夏口乡、项桥乡、陈东乡并入钱库,现今成为拥有人口7万多的中心建制镇。地灵人杰。千年来,钱库曾俊秀朋兴,科名迭出。据查,在旧志"选举志"、"官职志"、"人物志"中,有名或立传的就有119人;近、现代以来更是涌现出如新兴版画家林夫烈士、原华东大学苏渊雷教授、桃李满天下的吴襄教授、高级工程师吴一亨等一大批名人。
没有浓墨重彩,没有恢弘气势,然而它却是钱库这个古老集镇经济社会变迁的忠实见证者,这就是钱库镇的重点文物,钱库人割不断的乡土情结———大魁桥。
时光流转数百年,建于清代早中期的大魁桥如今依然静静地矗立在小镇中心,散发着古老气息与现代活力。这座石桥外观传统精致,呈弓形,全长22.3米,宽4.5米,桥身两侧设置23根青石栏杆,柱头雕饰48只形态各异的小石狮,或仰或坐或卧,栩栩如生;栏板浮雕人物、鸟兽、花卉等各式图案。
东西横贯的大魁桥不仅连通了钱库镇的大街小巷,更连通了这个古镇的历史与未来。漫步在大魁桥边,傍着当地人的回忆叙述,仿佛一下子走进了历史,一切都那么悠远深沉,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历史上的钱库镇是浙南闽北的商贸重镇,这里交通便利、气候宜人、再加上钱库人的精明与活络,使其成为温州地区商品经济萌发地之一。大魁桥则是钱库镇的商业、文化中心。
文革前,钱库人就有着浓厚的经商意识,他们以大魁桥为基地,每天鸡声残月中,便纷纷聚集于此,进行粮票、布票、油票等的交易、同时互相传递市场信息,商讨经商之道,商品经济在此孕育。
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给一直以来跃跃欲试的钱库人带来了在商场上大展手脚的好时机,大魁桥也在这段时期里逐渐从信息中转站发展成为浙南地区著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进入商业市场繁荣的鼎盛阶段。每日的大魁桥都是一派繁忙景象,车马萧萧、行人匆匆,桥下经常停泊着大量船舶,南北货物从四面八方被运送到在这里,进行集中贩卖。这些小商品样式繁多,包罗万象,有服装、副食品、水产品、日用杂货品等。由于交通便利、商品种类齐全,周边的客商纷至沓来进行批发零购,从商者们获利颇丰,据说几位钱库镇的富商就起家于大魁桥。
然而,“小庙”始终装不了“大佛”。进入九十年代后,大魁桥上的一些小商品交易市场不断发展壮大,需要进一步开拓生存空间,于是逐渐地从大魁桥商品集散中心中独立出来,并形成了苍南县箱包市场、钱库水产品农贸市场等颇具规模的专业市场。大魁桥则仍然保留着农副产品、日用杂货品等小商品的交易。
如今的大魁桥虽难寻当年商业之繁华,但那份由历史凝聚的情感却早已沉淀在钱库人的心底,成为精神之寄托。每当夜幕降临,街灯初明时,便有很多当地人聚集在桥头赏月谈心、休憩娱乐,那情景仿佛重现当年渴望致富的钱库人在此交流市场信息,寻找发家之道。在大魁桥,找不到苍凉与没落的影子,有的只是历史与现实、繁华与宁静、沉重与亲和的和谐并存。
钱库地处鳌江以南,背山面海。斗转星移,潮潮汐汐,不知经过多少个世纪,这海湾因潮流带来泥沙的淤积,堤塘跟着涂滩不断向外延伸,塘内的涂田面积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今日以钱库为中心的河渠纵横的江南海积平原。
据平阳旧志记载,早在三国赤鸟二年(239),孙权曾利用这一带的海域和岛屿置横阳船屯,停靠和制造战船,五代后梁乾化四年(914),改横阳县为平阳县。再过30多年(约944),钱库成为钱王司库的所在地。
江南海积平原大约到宋时已基本形成。原钱库区所辖的大部分村庄的地名和不少官宦贤达在宋时已经出现。芦浦,顾名思义,原是涂滩上的一片芦苇地,到宋天富年间(1023-1031)这里利用海水煮盐,办起了天富南监场(简称南监)。黄东,黄判桥人,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黄判桥以前是以桥名作地名,而桥名取自“黄东通判”四字中之二字,说明黄判桥在宋前也已形成。
宋代的林仲彝在其《乌屿陡门铭》中这样写道:陵谷变迁,沧海成田,人用智力,复归其天。潴之为渊,决之为川,泽及生民,于斯万年。此铭不仅真实地描述了古海湾陵谷演变沧海成田的经过,同时也歌颂了我们祖先战天斗地、填海造田、发展生产的伟大功绩。 ———摘自章岳棠《千年话钱库》
历史名人苏渊雷(1908年———1995年),原名中常,苍南县钱库镇人。解放前曾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所编辑、中国红十字总会秘书兼第一处长等职,1995年去世前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苏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史学家、国学大师,专治文史哲研究,对佛学研究独到,尤洞悉禅宗。主要著作《名理新论》、《玄奘》、《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