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姓家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吕姓家谱介绍

周朝时,吕姓就有谱牒存在并流传后世。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曾利用这些资料,在著《齐太公世家》时将齐国自始祖太公吕尚到康公吕贷的世系一一列明。

北宋仁宗时,吕尚后裔吕大防弟兄六人,其中有五人登科。大防先辈为汲郡(今河南卫辉)人,后迁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官居左光禄大夫,宋哲宗时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号称贤相。后大防遭弹劾被贬,死于江西信丰县,迁葬于广东潮州海阳县(今澄海县)上华镇吕厝村,广东吕氏宗亲会在修族谱时尊吕大防为始祖。

台湾吕氏宗亲会所制族谱,尊吕尚为吕氏远祖,常有吕氏后裔来卫辉拜祭。

-------------------------------------------------------

吕姓家谱文献目录

现在吕氏族谱,大多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纂修的,以南方省份居多:

毗陵(今江苏省常州市)《吕氏宗谱》 吕贽庭光绪四年(1878年)纂修 共二十二卷,外加首末各一卷;

余姚(今属浙江)《吕氏宗谱》 吕铭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纂修,共八卷,卷首一卷;

旌德(今属安徽)《吕氏续印宗谱》 吕贤铭纂修,共十四卷,民国六年(1917年)铅印。

北方吕氏家谱:

新安(今属河南)《吕氏宗谱》 吕锡祥、吕凤歧纂修,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刻本复印。

此外,还有:

《吕氏宗谱》 吕秋泉、吕培成等纂修,民国十九年(1930年)铅印;

《吕氏族谱》 纂刻者姓名不详,民国初年刻本;

《吕氏重修宗谱》六卷,卷首一卷,吕光琦纂修,民国十年(1921年)铅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