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语介绍亲密 目前论坛上多以“亲芈”相称,意为亲爱的朋友、志同道合的朋友等意思
拼音:qīn mì
词性:形容词
词义:(感情、关系等)亲近密切
书籍介绍一本有关觉知、爱与情感创造的完美指南
一本有关觉知、爱与情感创造的完美指南。人们可以透过亲密学习、相互探索,碰触到灵魂最深切的渴求。本书向你细数许多为人忽略却可以让我们的人际关系圆融甜蜜的相处之道,让你甜美地进入亲密关系,突围快乐的生活,拥有美满的人生。
【作者简介】
玛丽•杰克斯• Mary Jaksch是一位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十多年来致力于协助更多人拥有圆满幸福的人际关系。她是著名“春福人际关系训练课程”(Wellspring)的创办人,也有教授禅坐及静修的丰富经验。
【本书亮点】(编辑推荐)
◎美好的爱情是快乐生活的基石;所以很多人努力从不快乐中突围,渴望拥有圆满的爱情。或许你察觉自己的感情出现了裂缝,想修补这段感情;或许你准备展开一段新的感情,却害怕历史重演……;无论怎样,活在爱与亲密的怀抱中的人都是幸福的,令人羡慕的,本书正是为你揭开营造亲密关系的种种秘密,为你解开甜蜜爱情的密码。
◎本书通过爱情的食谱、爱情的道理、维持亲密关系的秘密、生活在爱中的种种处理情绪和情感的分析,为你提供培养好情绪、亲密爱情的养料,引导你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改善二人关系的方法,修补爱情的裂缝、清除感情的瑕疵、欣赏亲密的关系。
◎无论是处于感情的任何阶段,这本书都适合你去阅读,不管初恋与否,美妙的文字与彩色的插画都会让你重新回到初恋的亲密甜美当中,把爱带到一个更加亲密的全新境界。
----------------------------------------------------------------------------------------------------------
人际关系
亲密指2个人之间毫无隔阂,十分信任的一个状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是双方共同达到的一个境界,无话不谈,可以是“一见如故”,也可以是长期积累。
电影介绍基本信息
电影名:《亲密》

英文名:Claustrophobia
年份:2009年
导演/编剧:岸西
监制:郑剑锋奚仲文
出品人:江志强
行政策划:杨秀芳
主演:林嘉欣郑伊健骆应钧曾国祥活己岚
友情客串:曾志伟许志安
美术总监: 奚仲文 戴美玲
摄影指导: 李屏宾
制作人:奚仲文 郑剑锋 江志强
制作公司:万诱引力电影公司 [香港]
香港电影发展基金 [香港]
Irresistible Films
发行公司:Irresistible Films
安乐影片有限公司 [香港]
片长: 100分钟
内地发行:中影
协助推广:光线影业
上映日期:2009年3月6
DVD产品参数
·配音语言:普通话
·字幕语言:中文/其它
·碟数:1
·屏幕比例:1.85:1
·音频编码:普通话:数字杜比2.0
·格式:有字幕的
·区域:全区
·DVD面数:1
·DVD层数:1
·条形码:9787880834918
·ISRC:CNA080900160
·ISBN:9787880834918
·外文名:Ckaystriogibia
·出品公司:万诱引力电影/香港电影发展基金
·片长:96 分
·出版社:北京北影录音录像公司
·发行公司:中凯文化
·包装:简装版
·包装高:0.61 厘米
·包装长度:18.59 厘米
·包装重:40.82 克
·包装宽度:15.19 厘米
·上映日期:2009年
·介质:DVD
·色彩:彩色
·视频编码:宽银幕
奖项情况
第45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林嘉欣
第45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提名——岸西
第45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剪辑提名——邝志良
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提名——岸西
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林嘉欣
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新晋导演提名——岸西
第3届韩国首尔忠武路电影展最佳女主角——林嘉欣
《亲密》是一部典型岸西编剧的文艺小品,讲述了一段苦涩的爱情故事,据影片监制郑剑锋透露,电影的剧本其实早已完成,但整部电影片长超过90分钟,却只有8场戏,主要人物也只有5个。据悉,《亲密》全片投资100万美元。
《亲密》中的故事发生在万千写字楼中的一间,人物都是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一群每天为工作东奔西走,为午饭去哪儿吃犯愁,为电梯太挤是不是爬楼而纠结,为了上班挤地铁或者找车位而焦躁的人。通篇讲的都是“情”,有暧昧、有倾慕、有观望……郑伊健和林嘉欣身处其中,《亲密》描绘的就是现代繁华都市中办公室男女间纠结的爱情。 编剧兼导演岸西是个写情高手,她用最细腻的笔触触摸到了都市男女的心。林嘉欣和岸西在《男人四十》等作品中合作过多次,她不止一次地提到很喜欢岸西的这个剧本,“一般人听到亲密两个字都有正面联想,没错,都市人经常处身办公室、地铁车厢等挤迫环境,彼此很亲密,甚至有很多身体接触,但这是否好事? ”岸西对此回答说:“亲密本来的确包含正面意思,是褒义词;但对现在的大都市人来说,亲密两字变得很中性,不一定是好的。 ”《亲密》中发生在办公室中的情愫,让郑伊健和林嘉欣就像是两个相互角斗的猛兽。内心的挣扎让他们苦不堪言,在影片的预告片中郑伊健说“以痛治痛”,说得纠结又无奈。
拍完《亲密[1]》之后,林嘉欣深有感触地说,“难以捉摸的爱情叫人着迷,即将发展关系之前的猜心游戏最引人入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路人甲,有时即使面对自己的爱情,也只能是个路人甲,要摸清自己的心,我真的喜欢他?是真是假,有时自己也不知道。 ”
剧情简介
爱情有如过滤性病毒,无声潜伏,借势蔓延。它偏爱狭小而挤逼的空间,例如大城市的办公室。
故事的主角阿佩正深受其扰,独身的她不幸地对已婚的上司汤少产生不能自拔的爱意。他们这一支五人市务推广小组,每周五至六天每天八至十小时挨鼻子挨眼睛地干活。下班后,佩与其它三人:贪玩风骚的珠珠、木讷讷的松仔、及资历最老的球叔,总坐上汤少的顺风车回家。汤少无疑是照顾下属的好上司,但他温文和气的外表下,也许藏着一颗摸不透的心。
“这真是爱情吗?”佩左思右想,忐忑不安。汤少即或对她有感觉,却从不表态,疑幻疑真。原本普通的同事关系,究竟是如何开始变质了?如今她该怎么办?这太磨人了!
出乎意外地,她的疑难倒由汤少大刀阔斧地解决掉。也许他也感到事情正在不妙地变化。他推荐佩转职到别家公司。深感伤害的佩冷言拒绝,让汤干脆辞退她。两人的关系,遂以对峙告终。
借着八场戏的篇幅,本片以结局为始,倒叙回溯这段乍隐乍现情缘的起承转合。最令人感到无奈的是,这种爱情故事多么普通、多么耳熟能详!每一天,每间办公室里,总有大同小异的故事在上演。办公室里头的人要不斗个你死我活,要不爱至两败俱伤。
笔触细腻,近年屡获殊荣的编剧岸西首执导筒,剖析都市中的爱情心事。《亲密》像一首轻轻的旋律,淡淡的来,却萦绕不退。
幕后制作
当导演是为了没人拍的剧本
岸西当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原本应该是《月满轩尼诗》,由张学友、汤唯这样的大牌明星搭档,倒也有卖点、看点。但她却告诉万有引力影业的老板江志强,她想先拍《亲密》。因为这个题材够危险。“危险到一定程度,对我就有吸引力。”岸西说。
《亲密》甚至不能算是一部真正的电影,只有8 场戏,拍了16 天。岸西想要探讨的是:大城市里,一群人在封闭空间呆久了,有人因为每天见到另外一个人,后来就发生了特别的感情,这是不是爱情?如果下个月她就不在这里了,这种感情还存在吗?
这部电影好像在玩一个游戏。5 年前的一天,杜琪峰对岸西说:“你来帮我写一个爱情电影吧。”他要的是很便宜的那种电影,最好只有5 场戏。但其中一个画面就是:一个女人每天都去码头等一个男人,没有等到,晚上就回到她住的一个小酒店。所以,这部电影一度片名就叫《加州套房》。
岸西问:“这个男人是谁,是不是一个逃犯?”因为他是杜琪峰,她会很自然地这样联想。杜琪峰回答说:“不!不是!”“那么他是谁?哪里人?他们之间怎么回事?”岸西追问。“我也不知道,你自己去想。”杜琪峰说。
杜琪峰还说了一个场面:在大风大雨里,一辆车子走不动了。岸西问:““这场戏和那个在码头等男人的女人有什么关系?”“我也不知道,你去想。”杜琪峰还是那句话。
岸西想了半年,觉得很痛苦,认为游戏不好玩。后来,她自己做主,写了个香港公路电影:5 个同事,每天下班都坐同一个人的车子从公司回家,因为他们住得都很偏远,没有地铁。他们是敌人,也是朋友,在狭窄的空间里,发生了爱情故事。
杜琪峰一开始要的便是便宜的剧本,因此,剧本费也很便宜,也让岸西后来才有钱把这个剧本再买回来。岸西说:“我猜测他并不喜欢这个结局,所以一直没拍。我花了时间想出来的剧本,他不拍,我就不如买回来,养它太辛苦了,我就把它做大。”
过去,香港大多数导演眼中,岸西是非常强势的编剧,不会轻易改动自己的剧本,不惜和导演吵架。现在,自己做了导演,岸西面对记者,也会实话实话:“我以前不喜欢人家改剧本,也骂过人。现在我能看到自己拍出来的什么样,以后就不会多想了,其实也算知道了,你其实和他们也差不多……”
农历大年初五,岸西一个人坐在工作室里看粗剪的毛片,心里很难过。她一个劲儿地想:“这怎么能行啊!”朋友说:“你没有经验,其实每个导演看毛片的时候都这样。”当时,工作室房间里的窗户是打开的,她恨不得马上跳下去。岸西说,她从来没有想过当导演。
看电影的时候,很少会研究这个镜头怎么拍是好的,为什么这么拍就好,那么拍不好。“我当导演,最大的满足感,就是把一个没有可能拍成电影的题材拍成电影。”岸西说。
最得意《甜蜜蜜》、《男人四十》
岸西入行很早,但真正写电影剧本却很晚。1976 年,她便自己编剧、自己演出了第一部作品《七女性》,只是后来香港电影资料馆重放该片,她打死也不愿再去看,“我让他们烧了那片子,太丢人了。”她在电视台的时候,经常写一些不需要商业性、反映社会问题的剧集,给她很多锻炼机会。而后,她又跳出来,进入公关公司、广告公司任职多年。“我没有上过大学,在广告、公关公司的时候,就是我的社会大学,我拼命读英文、翻译东西。”岸西说。
直到90 年代中期,陈可辛找到岸西来改写剧本《嬷嬷帆帆》,她才正式开始写电影剧本。而她的第二部电影编剧作品《甜蜜蜜》便一鸣惊人。
在改写《嬷嬷帆帆》的过程中,陈可辛便提出《甜蜜蜜》的故事,问岸西有没有兴趣。她当即就说:“好!”差不多同一天,岸西在出租车上听见广播说邓丽君去世了。“我很不能相信。她那么年轻。后来,我就把她放在电影里。因为有了邓丽君,男女主角的个性才真正出来。”岸西告诉记者。她不知道,那天如果她没听到邓丽君去世的消息,她肯定想不到把歌词放进去,这部电影的名字也不会叫《甜蜜蜜》,“人生就是这么偶然”。
香港女编剧并不多,而岸西通常都要和男导演合作。“男导演经常比女人还要保守”,所以经常会遇到互相不能说服的局面。在《甜蜜蜜》之后,岸西有了名气,导演也会尊敬她。但她明显觉得和导演的交流有问题,“他们等你把对白写好了,问题就来,如果你要为自己的剧本辩护,他们就会认为我不想改剧本,就把你的剧本拿去让别人改。”
对于编剧的被动性,岸西也必须接受。遇到糟糕的贺岁片,她写完一稿,就休息了。遇到心情好,这个剧本值得好好去做,她还是会按照导演的想法一再去修改剧本:“我总认为,我自己来改,总比别人来改会更好。”
岸西也难免有失手的时候。很多影迷甚至不愿去相信,《玻璃樽》、《特务迷城》、《玉观音》、《蝴蝶飞》也是出自她之手,甚至送她“写文艺片第一流,写动作片第九流”的称号。
岸西并不否认自己的局限。《玉观音》失手,“说明我再也不能随便改编别人的东西,还是好好写广东话的剧本。”她对《蝴蝶飞》则很难过,也很不解:“这个戏在香港被很多人批评,我和杜琪峰从没互相指责过对方,但是这部电影真的很忠于我的原剧本,怎么会这样?香港烂片这么多,你们真认为它也是吗?”

精彩剧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