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学院副院长(1911~1982)
语言学家。字星元,江苏省宜兴市人。早年入教会学校学习拉丁文和法文,后入上海震旦大学和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学习,后曾向马相伯学习文法学,并拜陈垣为师。曾任教于上海的美国教会学校Consaga College中国学生部、法国教会学校天津工商学院、北洋大学等校。1949年后,曾历任河北天津师范学院中文系语言学教授、系副主任、副教务长、副院长,天津市语文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科学联合会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委员,河北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语言学教授、副院长,河北师范学院副院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审,天津师范学院副院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理事等。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古今汉语语法、词汇、修辞、文字、音韵、训诂及普通语言学、语言学史,乃至通俗语文教育等各个方面。在古代汉语研究方面,著有《古代汉语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59年)、《古代汉语》(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重视古音韵》(《天津师院学报》1980年第5期)。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面,著有《汉语语法学的若干问题》(河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一书。该书分为24个小题目,讲语法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知识,也可被看作是有关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史的著作。在汉语史方面,著有《普通话小史》(内部打印,1965年)、《汉语普通话的来历》(《语言教学与研究》试刊,1979年第4期)、《古音上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个汉语史观问题)》(《河北天津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汉语史的分期——与李行健同志商榷》(《天津日报》1961年8月2日)、《汉语通语的历史发展》(《天津日报》1962年4月4日)。在汉语语义学研究方面,著有《试谈汉语语义学》(《文史哲》1980年第4期,指出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提出了语义学研究的重要性、汉语语义学的内容及语义学的18个需要研究的方面)、《汉语词义简析》(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年,将词义分为40多类,是当时词义分析最为详细的语义学著作)等。在文字学方面,著有《周易解放》(又名《周易经文考释》,中国文学院,1949年,每字先求其古形,进而再求其古义,该书在古书学和古文字学的研究方面很有贡献)、《识字教学的基本知识》(天津大众书店,1950年)。在普通语言学方面,著有《语言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57年)一书。在训诂学方面,著有《评〈说文通训定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8年第5期)、《新训诂学》(《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另著有《新文体概论》(五十年代出版社,1954年)、《河北方言概述》(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1960年)、《中国文学语言发展史略》《中国古代文化知识》《〈金瓶梅〉考
证》《中国语言学史》《注释研究》《古汉语概论续编》《中外语法比较》《古代外语文法比较》《汉语难句简释》等。
沈阳音乐学院教授教授,指挥家,作曲家。早年赴德奥留学,在德累斯顿国力音乐大学师从当今世界顶级指挥大师吉格福雷特·科兹(Prof. Siegfried.Kurz),在维也纳国立音乐大学跟随指挥大师Keiner Leitner教授学习歌剧指挥。在西柏林国立音乐大学的教授作曲大师尹伊桑(Isang yun )学习作曲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德国最高学历指挥博士。在国内期间师从于王宗健教授,张守明教授,韩中杰先生。
前后几年,担任当时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音乐总监科兹的助理指挥,并同德国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演奏了多部著名欧洲歌剧,如贝多芬的歌剧《费德理奥》、莫扎特的歌剧《魔笛》、普契尼的歌剧《托斯卡》《拉包姆》、瓦格那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韦伯的歌剧《自由射 手》等。
近十年来,他先后担任了德国德累斯顿音乐大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朝鲜尹伊桑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朝鲜国立交响乐团首席客席指挥,韩国交响乐团的副指挥,以及柏林、莱比锡、普里那、里埃萨、来享巴哈、美国洛杉矶,等国外交响乐团客席指挥。北京,上海,广州,四川,厦门,哈尔滨,沈阳等国内交响乐团客席指挥。深圳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深圳交响乐团室内乐团首席指挥,中央民族歌舞团常任指挥
2003年4月获得在朝鲜举办的第21届国际艺术节指挥大赛金奖。
1984年辽宁省室内乐作品比赛弦乐四重奏《咏》获首奖
还曾经在chongshin大学院研究西方宗教音乐学,中山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 位。
主要作品:为钢琴与管弦乐而作的交响乐
为大乐队而作的《映乐》
为管弦乐而作的《神舞》
弦乐四重奏1号,2号,
为弦乐队而作的慢板(Adagio)
为弦乐队而作的《阳关三叠》
为9把大提琴与四把低音提琴而作《游子吟》
为长笛而作的练习曲
木管四重奏1号,2号
为黑管与管弦乐而作的协奏曲
为大提琴,竖琴与管弦乐而作的双重协奏曲
为箜篌而作的三重奏《天影》
为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而作的三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