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ejser检验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Glejser检验

Glejser检验由H. Glejser 1969年提出。检验原回归式的残差的绝对值 | | 是否与解释变量xt的若干形式存在函数关系。若有,则说明存在该种形式的异方差;若无,则说明不存在异方差。通常给出的几种形式是

| | = a0 + a1 xt

| | = a0 + a1 xt2

| | = a0 + a1

….

如果哪一种形式的 通过显著性检验,则说明存在该种形式的异方差。

Glejser检验的特点是:

(1)既可检验递增型异方差,也可检验递减型异方差。

(2) 一旦发现异方差,同时也就发现了异方差的具体表现形式。

(3) 计算量相对较大。

(4)当原模型含有多个解释变量值时,可以把 | | 拟合成多变量回归形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