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椎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壳椎类(Lepospondyli)

两栖动物的一个已灭绝的亚纲。壳椎类多为小型两栖动物,适应于浅水及沼泽生活;最早出现于早石炭世,至古生代末灭绝,从未繁盛过。一般分为三个目:游螈目、小鲵目和缺肢目。

小鲵目都是一些适合生存在水边地下或沼泽中的小型的原始两栖动物,而缺肢目则特化成小型、细长而且没有四肢的蛇状两栖动物。

游螈目是壳椎类中数量、种类和形态都最为多样化的家族。它们在石炭纪后期开始向两个方向进化,一支进化成体形细长的鳗鱼状或蛇形两栖动物;另一支则身体和头骨都向着扁平而且宽阔的方向发展,例如二叠纪著名的笠头螈,头骨侧面和顶盖部分的骨骼向侧面极度生长,以至于头骨的后部好像向两侧长出三角形的“角”一样,而且使整个头骨的形状像一顶斗笠,因而被命名为“笠头螈”。

笠头螈的身体也是扁平的,而且肢骨又小又弱。显然,这种动物很可能属于底栖形的两栖动物,大部分时间可能都是呆在小溪或池塘的水底生活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