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5
窄屏简体版  字體: |||超大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于1986年10月16日建成,邓小平同志题写碑名,聂荣臻同志撰写碑文。主碑运用锁链的几何变体,象征了革命的武装斗争,底座平台又着重表现红军战士日夜兼程急行军后疲乏而又顽强的战斗姿态。碑内分八层,每层均装饰了藏汉团结、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大幅壁画。

1980年建成的建筑面积为886m2的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位于泸定桥东头。馆内分五个展室系统地展出了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直至飞夺泸定桥以及后在岚安建立区苏维埃政权的情况,生动地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目前,该馆因修建泸定桥广场暂迁至团结广场底楼。 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文物陈列馆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缅怀红军的伟大业绩,瞻仰革命文物和接受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圣地。

飞夺泸定桥纪念碑碑记

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途中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重大胜利。

红军飞夺泸定桥,是毛泽东同志在安顺场根据当时渡口人多船少,短时难以在安顺场把全部红军渡到对岸的情况决定的。其部署是: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红一军团一师和陈赓、宋任穷领导的干部团,从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沿东岸北上赶向泸定桥;中央军委直接指挥红一军团二师、一军团军团部和红五军团,沿西岸北上赶向泸定桥,两支部队相互支援,夹河而上,相机夺取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的先头部队是沿大渡河西岸北上的二师四团(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党总支书记罗华生)。他们受领任务后立即紧急开进,一边走,一边消灭沿途碰到的敌人,第二天一昼夜竟强行军二百四十里,按时赶到泸定桥,并组织了二十二人的突击队,冒着东岸敌人的火力封锁,在铁索桥上边铺门板边匍匐射击前进,奇绝惊险的夺取了泸定桥。

一师和干部团不断击溃和消灭河东岸沿途的敌军,对四团夺取泸定桥起了策应作用。

强渡大渡河和飞夺泸定桥成功,打破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反革命迷梦,是红军长征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之一。这再次体现了我英雄红军无限忠于人民革命事业的大无畏精神。

红军的功勋永垂不朽!

红军精神万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 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