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宗凯,男,1963年10月出生,汉族,河南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
个人简历1985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无线电系, 1988年7月获硕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 1989年9月至1991年7月于西安交通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获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学位;1991年9月至1993年9月在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4年7月至1995年7月在韩国高丽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3年9月至2004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工作,先后任华中科技大学电子商务中心主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副系主任、全国市长培训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城市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1月至今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多次赴美国硅谷、澳大利亚进行科研合作研究。2004年2月起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主管科研工作[1]。
任国家教育部“十五”规划“远程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专家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信息与电子学科研究生教育委员会理事;全国市长培训中心城市发展研究所教授;同时兼任湖北省高级专家协会会员;武汉市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武汉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4年至2003年, 先后在韩国高丽大学,美国硅谷,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和高级访问学者。2003年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任国际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化组织ISO/IEC JTC1 SC36 RG2联席主席;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电子商务与现代化物流”专家组成员。
研究成果长期从事现代信息网络理论及其应用和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研究,取得多项理论研究成果。出版有《模式识别与神经网络》、《ATM-理论及应用》、《ATM概论》、《实用小波分析》(编著)等四本著作,其中《实用小波分析》已被中国科学引用数据库列为引用次数最多(第7位)的专著之一(详见中国科学报1998年12月23日第8版),《ATM-理论及应用》一书已再版两次,其修订版被列为国家九五研究生重点教材。已在IEEE、“电子学报”等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被权威检索文献SCI、EI所收录。作为课题负责人,连续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国家远程教育标准的制定及其测试技术、湖北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归国留学人员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等多项纵向研究课题。
学术成果从事科研工作的部分学术成果
时间
名 称
发表刊物、出版单位
著 作
1992.10
模式识别与神经网络(编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1
实用小波分析(编著)(30万字)
西安电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6.10
ATM-理论及应用(著)32万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1998.2
ATM概论(编著)(40万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电子部“九五”重点教材)
部分论文
Analysis of a New Broadcast Protocol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2000.11
Analysis of A Reliable Multicopy Broadcast Scheme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IEEE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s and System Nov. 20, 2000 in Singapore
2000.10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the Satellite Based Reliable Multicast With and Without Local Recovery
1 IEEE European Conference on Universal Multiservice Networks
Oct. 2, 2000 in Colmar, France
2000.7
A Novel Analytical Method For A Full Memory Multidestination Selective Repeat ARQ Protocol With Finite Receiver Buffer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Networks &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July 18, 2000, in Bournemouth, U.K.
2000.5
Wideband Passive Radar Target Detection and Parameters Estimation Using Wavelets
IEEE International Radar Conference at Virginia, USA, May 7-12, 2000.
2000.5
CompuScope系列高速数据采集卡及其应用
微计算机信息,2000年第5期
2000.5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ased on Single-channel Anti-Stokes Ligh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May,2000
2000.4
FQLP:ATM网中一种新的实时业务调度算法
电子学报2000年4月第4期
2000.2
面向对象网络协议设计工具Object time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年第2期
1999.11
New Method on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Hybrid SR ARQ
MICC and ISCE ’99 Proc, 1999,
Melaka, Malaysia
1999.11
Performance Analysis on Selective Repeat ARQ with Any Finite Buffer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 November 7~10, 1999, Taiwan
1999.11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Adaptive Selective Repeat ARQ Scheme for Broadband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ISCOM’99, Kaohsiung , Taiwan
November 7 – November 10
1999.10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SR ARQ over Non-stationary Channel
The Fifth Asian-Pacific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and The Fourth Opto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
Conference, Beijing.
1999.10
网络办公软件设计的工作流法
计算机系统
1999.9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 based Nonlinear Dynamical System Function Reconstruction
6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Circuits and Systems, ICECS’99, Sept, 1999, Greece
1999. 5
MPOA及其性能研究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9. 5
MPOA系统中边界设备的仿真实现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9.4
Lonworks控制网络技术及其应用
电脑与信息技术
1999. 1
海洋激光雷达接收信号的Monte Carlo 计算
中国激光
1998.10
Wideband Signal Modeling and Correlation Processing Based on Wcwelets
ICSP’98 ,1998 , Beijing
1998.5
Chaotic Model of The Background Signal of Laser Rada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arget Detection
Proc. of IEEE on Underwater Technology 98, 日本
1996.2
韩国高速信息网的发展状况及规划
通信交流
1995.10
Integrated NN For Adaptive Traffic Control in ATM Network
Proc. of Inter. Confer on 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北京
1995.8
A Neural Model For Adaptive Traffic Control.
Proc. Of IEEE Inter. Confer oncomputer Communication
1994.10
分形理论和神经网络在手写体数字识别中应用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
1995.9
分形建模在时间序列压缩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理论与应用,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5.9
基于IFS和小波方法的图象
编码
电子信息理论与应用,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3.6
用小波包方法进行信号检测
中国博士后首届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科学研究情况
项目、课题名称
项目来源
下达时间
进展情况成果
基于粒子激光散射极化的空气微粒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项目编号:69975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0.1~2002.12月
负责
基于混沌理论的激光散射信号建模及其弱信号检测(项目编号:6978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8.1~2000.12月
负责
ATM网上的语音传输技术研究
国家863通信子题
1997.1-199812
结题, 完成。
武汉市政协多媒体网络
武汉市政协
1998.8-12
通过验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ATM上的多协议建模
及其仿真(编号:96-743-01-03-04)
中国教育科研网攻关项目
1997.5-1998.10
完成。
小波和神经网络在极低比特率语音压缩中的应用
ISDN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
1996-1998
通过验收
集成神经网络在ATM网络通信控制中的应用
留学归国人员基金
1996.12-1999.12
在研
激光散射信息道弱信号分形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编号:694020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5-1997
已完成。
在小波分形有其兰绿光弱信号检测方面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高灵敏度、吸气感烟探测器的研制
南京消防集团
1996-1997
列入国家“九·五”火炬计划
多模块接入路由器开发
TCL信息产业集团
2001.4-2001.12
正在进行
IP高速路由协议开发
与美国合作研发项目
2000.4-2003.4
正在进行
主动网络性能分析研究
与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合作项目
2001.6-2005.6
正在进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