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语:钯
注 音:bǎ
英文名:palladium
化学符号 Pd ,第五周期Ⅷ族铂系元素的成员。
原子序数:46
质子数:46
中子数:62
摩尔质量:106.42
电子层排布: 2-8-18-18-0
熔点 1554 ℃
沸点 2970 ℃
密度12.02g/cm3(20℃)
莫氏硬度:4.75
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0.003 ppm
太平洋表面 0.000000019ppm
地壳中含量:0.0006ppm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晶胞,每个晶胞含有4个金属原子。
晶胞参数:
a = 389.07 pm
b = 389.07 pm
c = 389.07 pm
α = 90°
β = 90°
γ = 90°
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3070 m/S
电离能 (kJ /mol)
M - M+ 805
M+ - M2+ 1875
M2+ - M3+ 3177
M3+ - M4+ 4700
M4+ - M5+ 6300
M5+ - M6+ 8700
M6+ - M7+ 10700
M7+ - M8+ 12700
M8+ - M9+ 15000
M9+ - M10+ 17200
钯是银白色金属,较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能锻造、压延和拉丝。块状金属钯能吸收大量氢气,使体积显著胀大,变脆乃至破裂成碎片。
海绵状或胶状钯吸氢能力更强。常温下,1体积海绵钯可吸收900体积氢气,1体积胶体钯可吸收1200体积氢气。加热到40~50℃,吸收的氢气即大部释出,广泛地用作气体反应,特别是氢化或脱氢催化剂,还可制作电阻线、钟表用合金等。
钯的化合物主要有:二氯化钯(PdCl2)、四氯钯酸钠(Na2PdCl4)和二氯四氨合钯。
钯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在空气和潮湿环境中稳定,加热至 800℃,钯表面形成一氧化钯薄膜。钯能耐氢氟酸、磷酸、高氯酸、盐酸和硫酸蒸气的侵蚀,但易溶于王水和热的浓硫酸及浓硝酸。熔融的氢氧化钠、碳酸钠、过氧化钠对钯有腐蚀作用。钯的氧化态为 +2、+3、+4。钯容易形成配位化合物,如K2[PdCl4]、K4[Pd(CN)4]等。钯在地壳中的含量为1×10-6% ,常与其他铂系元素一起分散在冲积矿床和砂积矿床的多种矿物(如原铂矿、硫化镍铜矿、镍黄铁矿等)中。独立矿物有六方钯矿、钯铂矿[1]、一铅四钯矿、锑钯矿、铋铅钯矿、锡钯矿等,还以游离状态形成自然钯。
元素用途:
氯化钯可用于电镀;氯化钯及其有关的氯化物用于循环精炼并作为热分解法制造纯海绵钯的来源。一氧化钯(PdO)和氢氧化钯[Pd(OH)2]可作钯催化剂的来源。四硝基钯酸钠[Na2Pd(NO3)4]和其它络盐用作电镀液的主要成分。
1803年,英国化学家武拉斯顿从铂矿中又发现了一个新元素。他将天然铂矿溶解在王水中,除去酸后,滴加氰化汞(Hg(CN)2)溶液,获得黄色沉淀。将硫磺、硼砂和这个沉淀物共同加热,得到光亮的金属颗粒。他称它为palladium,元素符号定为Pd。这一词来自当时发现的小行星Pallas,源自希腊神话中司智慧的女神巴拉斯Pallas。
武拉斯顿发现钯重要的一步是选用氰化汞。尽管氰化汞溶液中几乎不含有氰离子(CN-),但是当钯的离子(Pd+)与它相遇时,却立即生成淡黄色的氰化钯(Pd(CN)2)沉淀,而其他铂系元素是不会形成这种氰化物沉淀的。钯是稀有金属,价格昂贵。